
张涛
张伯友: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下面咱们进入到今天这个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对话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专利运营。
我是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产业促进处处长张伯友今天这个对话活动由我来主持。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参加今天我们对话活动的四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嘉宾,我们的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刘雪飞秘书长,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的杨晓丽秘书长,新一代抗生素知识产权联盟张涛秘书长,这边这位是我们智能语音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这叫原始成员联合会首任主席单位,叫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知识产权高级顾问吴小磊。
说到联盟大家其实都是耳熟能详的,其实从战国时代大家都知道合纵连横的策略,合纵连横战略在古代战国时期就开始了。现在大家也都了解,比如说国家联盟,大家都很熟悉,比如说欧盟,欧洲国家联盟,有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还有其他区域的国家联盟。另外还有经济联盟,比如亚太经合组织,还有OPEC等等,这些都属于联盟。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专利运营,说到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这块,实际上我们为什么要建知识产权联盟,知识产权联盟怎么样去建,它应当在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当中以及提质增效升级的过程当中到底应该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实际我们在今天的对话当中,我们会逐一跟大家进行交流和经验的分享。
首先跟各位嘉宾提第一个问题,我问一下更早建立新一代抗生素的知识产权联盟的张涛秘书长,我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到底什么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这个联盟的定位是什么,怎么样在这个各产业创新驱动当中发挥什么作用,请张秘书长进行一下介绍。
张涛:我所理解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为了共同的利益,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为牵引为核心,达成共同的协议和意向以后,而成立的相互支持、相互协同和相互合作的知识产权的联合体。所以在这个里头,我们知识产权起主要的作用,是通过知识产权作为纽带,把整个这个行业来牵引起来,来连接起来。对于我们知识产权的,抗生素知识产权联盟有一个比较大的特色,它是基于一个原创技术所成立起来的知识产权联盟,而这个原创技术它跟现有的抗生素还不太通,因为它是一种物理灭菌的抗生素,所以它将来的应用会非常广泛。为了促进这个新型抗生素的保护性开发,需要在上下游和整个产业链形成这样的知识产权的联盟来促进这个新型抗生素的保护新开发,同时形成巨大的广阔的产业前景,形成巨大的全球化的新兴市场。
张伯友:咱们联盟建立过程当中,现在是两个到两个以上的单位组成。
张涛:是,因为我们这个联盟是这样,有一个核心的原创单位,然后集结了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的企业,而且因为我们这个创新是一个可以说将来有可能甚至获得诺贝尔奖或者是能够给世界人民带来第二个礼物的重大原创,所以将来这个企业的加入会是非常广泛的,所以这个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企业来共同组成这样的知识产权联盟。
张伯友:就是说联盟的建立过程当中应当是什么,是不是知识产权联盟应当这样理解,以共同利益为纽带。
张涛:是,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必须基于这个创新,它将来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围绕它的创新的一些市场化,他们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来获取全球化的最大的市场的利益最大化。
张伯友:还有一个叫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整个带动产业整体创新驱动发展,里边一定是以知识产权为牵引,这里面是不是以知识产权整个的协同布局、联合的这种推动来操作的?
张涛:是的,因为我们这个首先它是从一个产业的角度,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具体的某一个客户的知识产权服务,它是基于一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来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和在全产业链上在全球化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和企业的服务。这个我们站的高度就不是说只是一个点,是一个面,而且是一个产业的创新驱动和全球化的知识产权的构建和布局,来进行资源配合,进行它的资源优化和专利的整个全产业链的专利池的建立和专利池的全面覆盖,来形成将来能够推动这个产业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力和全球化的知识产权竞争力的最大化。
张伯友:非常感谢张秘书长,下面问第二个问题,问一下咱们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的杨晓丽秘书长,实际上作为北京地方的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是知识产权局在推动产业的,以知识产权为牵引,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特别重视知识产权联盟的重视,还有行业协会的工作的推动,在这里面,在联盟建设过程当中实际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新的思路、新的模式,我们提出来叫全程的一进行多成员的联动,叫做联合创新,知识产权联合创研,协同保护,对接应用,合力对外的这样一个工作格局和导向。请问一下咱们杨秘书长,咱们在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联盟成立以后,在这方面,在全程联动过程当中怎么体现,尤其在哪个主要的专项工作里体现得更加充分,工作内容上有哪些安排,想问一下杨秘书长。
杨晓丽:谢谢张处长,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我们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是在2016年1月20号,也就是前天刚刚成立,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是一个中国自投的由国家工信部背书的联盟,但是我们这个联盟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同时要在这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一种联合创新的联合运用和联合保护的这么一种态势。就像刚刚张处长所介绍的那样,我们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有三大目标,第一是风险管理,第二是资产管理,第三是资产运营,从风险管理这块来讲,我们要通过集合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主流的企业,还有我们这些主流的应用型的企业,我们形成一个知识产权的风险防御体系,是要联合我们上下游企业所有的知识产权的力量来共同打造这么一个防御的体系,保证我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安全度和自由度,来实现我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所规划的产业战略目标,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我们的资产管理,这个资产管理就涉及到我们的协同技术创新,这也是刚刚张处长提到的,我们将要开展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在协同技术创新方面将要有什么样的作为,我们将以我们的企业为主体,以我们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补充,形成一个协同技术创新的这么一种工作方式,来共同推动我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知识产权的创造和积累。我们都知道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的积累很少,我们掌握的核心专利技术更少,主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的这些团队手里,而这些核心技术的产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而我们中国的,就像我前天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报告当中,我提到,我们中国全行业的集成电路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加起来不足英特尔公司一家的研发投入的六分之一。大家也知道我们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产业,也是急需团队能力建设的这么一个产业。从国外的状况来看,像英特尔,他的全球的研发人员大约有10万人,高通大概有6万人,AMD有1万人,而中国的全行业的研发人员加起来不足5万人,我们整体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很欠缺的,我们整体的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也是很欠缺的,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首先是一个知识产权积累不足问题而带出来的我们背后的资金不足的问题。我们现在就在酝酿也在探索筹建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我们打算通过这种资本的引入,来帮助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的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逐渐解决知识产权积累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能够通过并购一些核心专利技术,来充实我们的知识产权储备库,来补充我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企业知识产权在关键时刻不足或者是难以趁手的问题。
我们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第三个大的目标就是资产运营,资产运营其实是一个后话,也就是说在我们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知识产权积累和技术创新不足的情况下,拿什么来运营,这是一个不解的命题,也就是我们只有手里有货才能运作好。先把大家积累的问题解决好,把大家资本不足的问题解决掉,把大家的人才团队能力不足的问题解决掉之后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产权的积累,我们才逐步的盘活这些知识产权。当然我们在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里面也有不少的公司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也希望通过一定的渠道来盘活他们手中拥有的这些资产,我们会提供适宜的平台和频道帮助大家实现资产的盘活。
张伯友:非常感谢,刚才杨秘书长说得特别好,其实知识产权联盟,前端要联合,中段要联合,后端要联合,而不是像传统的联盟联合起来收人家专利费,不光是这个后端的,而是全程的联合,全路段的联合,充分体现了我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的理念和全链条整体的协同运作的思路,建立的是中国特色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所以这一点我想今天跟大家充分的分享。
下面第三个问题,北京市在推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过程中,大家可能从报道当中也到,在联盟的构成当中,不仅仅是企业主体在里面,而且里面有高校、科研院所甚至专业机构在里面,为什么要引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里面,这里面想请问一下汽车产业联盟的刘雪飞秘书长,在你们汽车产业联盟建设的构成当中,为什么要引入比如北京工业大学这样的高校甚至科研机构,在这过程当中我们怎么实现工作的前置,咱们发挥高校的作用,为联盟提供智力的支持。
刘雪飞:谢谢大家,张处提的问题很好,我首先介绍一下汽车知识产权联盟成立的背景,跟杨秘书长说的集成电路有点类似,为什么说类似,因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大家都知道,从我们传统企业来说,发展这么多年,跟国外的比起来,我们还是差距挺大的。从去年开始我们做电动车,新能源的发展,弯道超车。但是我们在汽车行业里面从事知识产权的几个负责人在商量,我们接下来这几年,新能源在电动车行业,我们是不是还是为外国企业在打工,我们认为我们前几年的传统汽车行业我们就是在为外国企业打工,因为核心零部件的知识产权,像博世这种外国企业,知识产权都在他们手里,买他们的知识产权都特别贵,所以我们整车企业的利润还没有零部件企业的利润高,由于我们的不足,所以我们成立了汽车知识产权联盟。但是成立知识产权联盟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设定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第一个目标设置在新能源和电动车这个行业,积累我们比较有好的一些专利,什么叫好的专利,第一个我认为这个专利首先是符合"三性"的,第二个,能够很好的产业化的,符合"三性",创造性特别高,产业化不了,也没用。所以在我们汽车这个行业里面,大家可以看到的一个专利的现象就是免费使用,为什么免费使用,无非就是把它的技术要推广,要产业化,这样形成更大的合力。第三个就是张处提到的,为什么我们把高校提进来,这是产学研结合的点,目前中国汽车行业里的研发程度,跟高校比起来我们还很欠缺,所以我们把好的专利目前通过中国汽车工业的工厂研发还比较少,我们认为高校是我们汽车联盟的造血者,是我们更好的一个造专利的很好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高校联合进来,把很好的专利找到。找到之后为什么我们又找了很多整车企业作我们的联盟成员,我们把好的专利找到,第二个就是要培养要转化,要把好的专利更好的在企业这边转化,要推广要应用,这时我们才能把这个专利培育起来,这时这个专利才有它的价值。所以我们把高校放到我们的联盟里,这是最大的一个作用。
张伯友:非常感谢刘秘书长,刚才刘秘书长已经讲到了,在这个联盟的建设过程当中,实际上体现了产业上下游的衔接,而不是光是一个产业的中段或者上游,是产业上下游的紧密的衔接,成员包括上下游的企业,包括高校,其实高校我们老说产学研的结合,实际上那个大面整体推动整体的形势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要想落地,你得有一个抓手,你得有一个实体落地的举措,我们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建设在里面实际上就是加入了高校的成分在里面,就是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的资源和创新的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给它挖掘出来,让它不断向企业释放。在我们联盟整个的集合体当中发挥高校的作用,真正把产学研的结合真正落地。并且在推进过程当中,以产业联盟整体的各个成员的需求为导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立项叫做以需定研,这样的话你研发出来的东西就有用了,你的专利就会不断的向企业释放,尤其在我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内部,内部就消化了,形成很好的良性的循环。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以及我们在座各个知识产权联盟运作的特点,也就是北京模式,和外省市的联盟的结构构成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引入了高校的成分在里面。非常感谢刘秘书长。
第四个问题,我想向智能语音知识产权联盟的吴小磊顾问提个问题,我们的智能语音知识产权联盟是前不久刚刚建立的,在这个建立过程当中实际上也是好多个成员在里面,实际上说到知识产权,原来我参加过他其他的会,我觉得知识产权思维应当是什么,他提了一个知识产权思维的概念,原来他说互联网思维,后来突然他的会上有一个参会代表说知识产权思维怎么考虑,这个是怎么样的,我当时考虑了一下,知识产权思维应当是全球视野下的思维,在这个全球竞争的格局当中,我们的定位是什么,我们的知识产权该怎么操作。第二个,知识产权思维应该是跨界思维,和别的相衔接,这样的话我们知识产权它的作为就会更加的突出、更广阔。再一个,知识产权思维一定是开放式思维,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扩充开来。还有一个,知识产权思维是协同思维、合作思维,我们知识产权联盟的构建实际就是一种合作,一种相互的协同。实际上我们的智能语音知识产权联盟构建应该也是体现出这么一种合作的思维的体现,一种全球视野下思维的体现,还有开放式思维的体现。在这里面想问咱们智能语音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主要的工作构成,工作的设置是哪些,工作目标是什么样的,请跟我们在场的观众进行分享,谢谢。
吴小磊:谢谢张处,张处提了很多的问题,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智能语音知识产权联盟,我们叫智能语音知识产权产业联盟,简单介绍一下成立背景和主要的目标、宗旨,再回答张处刚才提到的几个问题。智能语音这个联盟实际上是在去年的10月底成立的,我们实际上来说完全是企业自发成立的,包括以百度、海尔、京东、中国普天、中兴、京东方等等这些单位联合发起成的企业的知识产权联盟。这个联盟它的工作或者这个联盟主要的目的跟在座的也息息相关,因为大家都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语音通话,这是我们传统的手机的作用,但是我们相对于整个语音技术的发展,过去来讲我们智能语音,我们的语音技术大多是在实验室里产生,或者在实验室环境里应用,很难应用到广大的产业中去。但是特别是这几年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开放云、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智能语音的技术已经到了产业应用的这个阶段,我们在这方面业界特别是刚才张处提到的跨界的国际化的视野,我们也去做了一些监控,包括国外的一些公司。过去这个云的创新还有它的专利都是在一些传统的云的生产或者云的模块,他们传统的云厂家,但是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互联网公司,他们在大量的申请跟云相关的专利和知识产权,特别是国外像谷歌、苹果、Facebook、微软等等这些公司,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也在大量的申请,也就说明互联网跟语音其实在紧密的结合,语音的应用也到了这个阶段,所以我们基于这个目的去成立了这个智能语音的联盟。我们这个联盟的目的就是要整合汇总我们产业界产生的一些最新的跟云相关的一些智力的成果,包括它的专利技术,来去把这些汇总起来,打造一个具有产业优势的这样一个专利组合,通过构建云专利池的方式,来去引导刚才我讲的,其实云的应用现在还是在初级阶段,来去引导这个通过技术驱动,通过专利驱动,来去引导整个云相关产业跨产业的发展,这是大概这个联盟成立的背景和宗旨。
刚才张处提到,我们怎么有这个知识产权的思维还有产业的思维,其实这块我们云联盟也有一个很好的,从我们的一个理解,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思维,开放共享的特点,互联网他讲的是开放式的创新,所以我们将这个开放式的创新、开放式的思维跟我们知识产权的一些本身固有的特点,它的排他性,它本身的权利,做了非常好的结合。我们智能语音这个连们,也可以跟在座的讲一下我们联盟许可的方式,我们就是利用了一个开放式的许可的策略,我们联盟目前的许可策略就是免费的向我们所有的联盟成员去开放许可,也是让大家在这个开放式的,因为我开放了我的专利,专利就是核心的技术,开放了我的核心的技术,也就意味着大家可以在这个更好的技术的平台上,大家进行开放式的创新。同时也鼓励大家把这些他们成员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语音的相关的技术,把它也开发出来,我们形成一个快速迭代的知识产权的专利池,通过这种专利池来去共享我们智慧的成果,同时来共创语音相关产业的繁荣。
张伯友:非常感谢吴顾问,刚才吴故讲了,首先是他们开放了一批专利,实际上让的更多得的更多,我们让大家先共同用,在这个产业当中整体更加的向前推进,这个时候我们从产业整体的进展过程当中,我们可能自身也会受益。所以说知识产权联盟是合作的一个集合体,是一个为产业整体发展做贡献的集合体,这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我们智能语音的知识产权联盟我想在今后的运作过程当中肯定会越走越好,非常感谢吴顾问。
知识产权联盟的运作应当是全球事业,更加开阔的事业,而不仅仅是局限在我们内部。我的第五个问题,请问新型抗生素知识产权联盟的张秘书长,我们应当站带什么高位上,应该在什么样的更广阔的事业上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之前我也了解到,我们的抗生素联盟,它依托于重大原创发明,新型抗生素,这个能够解决人类的治疗疾病这种特大的问题。这个也是我们可能以后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力的竞争者,有这个希望,我觉得真是一个可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知识产权联盟做了一个特别好的事,就是构建了全链条的全产业链的专利的组合,构建了一个专利池。到目前为止,可能张总这边比较清楚,应当是覆盖了124个国家,接近190件专利,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特别实在的成效。下一步怎么样给它发挥出来,让产业产生变革性的进步,请张总来跟大家进行一下经验分享,下一步怎么样去操作,作为你们知识产权的专业机构,在里面发挥怎样的作用,让联盟深化发展,有请张秘书长。
张涛:谢谢张处,就像刚才我们也都说到,新型抗生素联盟跟其他联盟还不太一样,我们现在已经站到一个技术的制高点上,所以我们这是一个重大原创技术,而且目前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很全面的检索,近十年来在抗生素方面几乎没有一个新型的抗生素诞生,包括世界最大的抗生素公司,他们近十年几乎没有新的康生素的专利申请。在这么一个现状下,我们这个抗生素联盟,它实际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抗生素的理念,物理灭菌,我们已经从创新的角度已经领先了全球一大步,这种条件下,我们如何才能对我们这样的重大原创技术对它进行一个保护性开发,同时让它将来在产业上发挥巨大的引领作用。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就是我们的知识产权联盟就会站在一个制高点上,首先我们是联合了在我们产业链上的都是最顶尖的科学家来进行研发,笔触我们的上游厂家都是全球最好的抗体的生产厂商来进行合作,我们在一个月到半年内就能形成一个新的抗体,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原药,这个原药也是一种物理灭菌的原药。同时我们在这方面我们的专利申请要配合起来做得非常完善,另外在整个应用上,我们也都要与我们各个行业的最顶尖的科学家和企业进行合作,来保证我们的创新是始终处于领先的。同时在这个产业链上我们还要进行一个全面的跟其他行业的合作,所以我们这个产业链上,我们的知识产权联盟里,我们不但有研发企业,有高等院校,还有药企之类的创新企业,同时我们也有资产评估企业,也有服务企业,还有产业化推动企业,包括投资公司,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把知识产权跟资本进行紧密的融合,来促进我们的知识产权能够最大的产业化,最快的产业化,而且站在一个全球的角度。所以刚才张处也讲了,我们首先做的是一个全球化的专利布局,我们布局的首先是一个知识产权的专利的全球化的申请,覆盖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刚才讲的是比较基础的一些专利的全球化布局,接下来从我们今年开始,我们要做一些应有化的专利的申请和全化布局,所以我们这个专利池是一个产业链上与顶尖的创新的实体主体进行的一个很深入的创新合作,同时它又能结合各种服务机构和各种包括资金来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来推动全球产业化的进程,这样我们就能够将来使我们原创性的发明,不再像屠呦呦的青蒿素那样,我们做了很大的创新,最后我们的利益非常小,我们要避免这种现象,所以实际上我们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因为重大原创技术,我们怎么能保证怎么能实现让它在整个产业化的过程当中更快更好的做到利益最大化,这也是我们在知识产权联盟当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希望大家提出很多的建议,谢谢大家。
张伯友:非常感谢张总,刚才张总讲的实际上抗生素知识产权联盟他们的发展也是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上,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上来推进联盟的发展,并且在全球视野下推动,构建了一个非常坚实的专利池和全产业链的专利组合,我们的创新不应当总是跟着创新,应当有原创,应当是引领式发展,而不仅仅一味的总是跟随发展,这个我们要转变一下观念。再一个,知识产权是舶来品,人家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好几百年,我们舶来的人家的什么东西,它的精髓的东西,我们解析的多少,我们融入了多少,我们运用了多少,它的整体策略我运用的是否得当,这方面我们应当下功夫。这也是我们在探索和推动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应当不断去向前推动的事情,所以在这方面,咱们四个联盟在这方面虽然有些已经建立,也些是刚刚建立,但是思维理念对,超前,做法就会超前,感谢张秘书长。还有一个,大家也知道,苏轼有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先知冷暖太重要了,我们在这个屋子里面,主办方特别好,安排的温度比较适宜,确实挺好的,但是这个冷暖谁先知道呢,苏轼说了,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在知识产权联盟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样去先知先觉,如果我们不去先知,不去了解全领域知识产权发展的最新的变化趋势,最新的模式,我们可能在思维上就要落伍了,就要滞后。你思维上落后的话,你的做法就滞后了,做法滞后,那么你后续的发展肯定要滞后。我们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它的发展应当是盯住了前沿,应当是四个导向,前沿导向,安全导向,科学导向,价值导向,首先第一个就是盯前沿,你盯住了最前沿最先进的做法,最前沿的技术往哪走,这个实际是我们联盟发展的一个导向。
下面一个问题问我们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刘秘书长,作为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集结了好几大家,比如长安汽车、福田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等这些大的整车企业还有上下游零部件的供应商,在整个联盟运作过程当中,在产业推进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样瞄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措施,来进行先知先觉,超前布局,来引领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