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店专卖

2016年度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电子版)

只需10起!

联系我们

新媒体合作(网站、微信)

联系人:汤溪贺

咨询电话:010-5218 8228

邮箱:meteor.tang@hurrymedia.com

官方微信

中国知识产权杂志

精品推荐

返回网站首页

《中国知识产权》杂志第127期

分论坛一:专利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7-09-08
  
  主持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抱歉因为这个环节的第一部分主持应该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驻中国办事处的陈宏宾主任,他临时有点事情,我就临时受命客串一下主持。
 
  大家如果出席了上午的会议,我们在主旨发言当中我们已经清晰明了我们这次专利年会的主题就是知识产权或者是具体到我们今天专利如何助力我们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实体经济的新模式与创新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从中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结构正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部分企业也已在世界产业格局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让我们倍感亲切,如何推动继续创新,保持创新竞争力,知识产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和法律的保障。专利作为一种或者说一类,与技术创新关系最紧密的一种知识产权的形式,在引导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当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今天在我们这个对话环节,我们将围绕实体经济的创新之路,创新中遇到的难解的,也就是说一些困难,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的部署等等方面,我们展开深刻的交流。
 
  下面就有请参与本次对话的嘉宾他们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先生;美的集团副总裁向卫民先生;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周力先生,还有我们这组嘉宾当中唯一一位女士,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玉霞女士,请各位嘉宾就坐。
 
  我觉得今天的阵容还是非常令我兴奋,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和我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今天到场的嘉宾可以说涵盖了通讯、电器、饮用水、医药行业的代表,行业与行业之间其实既有联系又千差万别,所以对于我们的问题我们既可以交流共识,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嘉宾能够畅所欲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首先我们在谈实体经济,过去我们是靠资本的投入,资源的投入,劳动力的投入带来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增长目前其实收效慎微,今天上午也谈到,只有依靠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实际上今天也更加着重的是制造业,主要更是指我们制作业,在这个当中我觉得更是可以说,我们在座的也是我们实体经济的缩影可以这么讲,想必各位所在的企业都经历了从扩大规模到追求效益,从模仿到创新的这样一个历程,企业的成功转型只有通过创新,在能够带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座的嘉宾我想能不能就这方面谈一谈所在的企业在转型方面都做了哪些,又如何走向或者说走上创新之路的,也可以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历程,或者说是有比如说标志性的一些事件。嘉宾当中我最熟的应该是宋总了,因为我们两个大概认识也有十来年了是吧,我们一起也去过德国,参加过中德专利合作十年的纪念活动,是不是宋总就可以先代个头。
 
  宋柳平:谢谢吕司长,老朋友见面我们过去有很多的沟通,特别是在专利的全球化过程中跟他们有很多的沟通,所以也表示感谢。刚才吕司长谈到的所谓的知识产权支持实体产业,以及转型问题,我们的体会就是因为其实华为是从事通讯的网络和ICT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我们ICT行业里头比较明确的特点,就是我们实际上是一个工业标准行业,我们更多的职责是在于生产最好的产品,然后供应给全世界,这个最好的产品包括他的服务,包括他的质量,包括他的这种创新,包括他的这种技术性能,所以就是我们可能更多的聚焦在按照市场的要求,就是市场对于产业的要求,来同步的跟进世界先进的步伐,就是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开始,到第三代移动通信,到第四代移动通信,现在马上迎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实际上每一个历史阶段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能提供最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和服务。在华为来讲,我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会转型升级,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在从事全球统一的标准制式产品的研究开发,所以就是说我们更多的是主流的国际标准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能够做出我们的贡献,能够把我们最先进的技术贡献到世界的主流标准当中去,使他牵引着国际标准朝着最好的这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向走,所以我们更多的聚焦在我们如何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更多的聚焦在我们如何能够提高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综合竞争能力上面,但是可能很多行业跟我们不一样,因为他们可能遇到的比如说从传统的制造业到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这种先进制造业,这种不断的发展过程,可能跟我们有一点区别,其实我们也在跟着时代的步伐走,比如说全球智能制造,其实我们也在研究,跟进他的方法,总之就是说我们认为就是企业核心的问题在于巩固他的内在竞争优势,聚焦在这方面,我们不太关注所谓的外面的这些变化,这种转型,一些概念,就是我们可能研究的比较少。
 
  主持人:我觉得你很实在,你看在座的这么多的听众,特别还是想听一听你比如说特别对IT或者通讯领域,我们也知道国外的一些比较著名的公司,这些年反正各种原因吧,或者说是消沉了,或者是销声匿迹了,或者是转型了,但是我们发现华为作为民营公司能够在28年内能快速成长为全球通信业的佼佼者,我想应该靠的是始终如一的创新,有人说现在当今创新要看中国,那么我也觉得要在中国创新要看华为。最近我看有最新的信息,就是华为宣布970这个芯片的诞生,确确实实使得国人非常的振奋,能不能就这方面,比如说大部分核心技术在国际巨头手中,这种情况下华为在创新当中遭遇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化解的。
 
  宋柳平:其实我们内部很少谈创新,因为我们可能不太强调所谓的创新,因为我们传统上是提供通信网络设备的,通信网络设备其实他不仅仅是要创新问题,在于一个设备你在这个网上要运行二三十年时间,怎么提供稳定可靠的用户的保障和体验,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谈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我觉得是这样,其实我们在华为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是在努力的学习,因为我们起步晚,因为我们起步的时候世界通讯市场实际上已经是被主要的是西方公司所占有市场,我们实际上是起步的比较晚了,起步晚了我们其实是有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努力的向所有人学习,就是我们虔诚的向所有人学习,我觉得这个行业的这种,因为这个行业正好也是一个快速演进的行业,我们有一些历史性的机会,就是说我们可以没有负担的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在这块上其实我们从窄带交换机到宽带到移动到高速的传输系统,整个过程中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过程,因为通信行业它的明确特点就是一个长跑,他其实是比长跑的,比厚积薄发的,因为这种技术的积累,它不是一天两天的,他实际上是从你的基础技术,从芯片的技术,算法,整机的工程等等,他是品牌能力的提升,这是渐进的过程,我们所秉持就是不断的改进,不断的优化,不断的提高,我们内部有一个叫小改进,大奖励,我们鼓励每一天进步一点,长期的这种持续的积累,我觉得华为的整个发展历程其实是沿着通讯网络最主要的行当,我们聚焦了,就是我们聚焦到,其实28年来我们只有沿着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所谓的大数据传送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不断的积累,当然也有很多创新,不断的去探索,去学习,然后去产生新的解决方案,使得我们消费者能够获得好处。
 
  大家看到,原来从第一代移动通讯开始,一个大砖头三万块钱,到今天我们一个手机几本上不要钱,实际上这就是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我们长期的这种积累,然后产生的就是对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好处。我们原来的通信网络装个电话还要初装费,到今天为止这个电话基本上不要钱了还要免费送,所以我觉得今天整个给人们带来的,给这个世界带来通信的便利了,然后大家上网视频,今后随着技术不断的演进和进步,可能我们消费者能得到更多的益处,所以我们希望用我们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竞争能力。为什么我们说在内部很少强调创新这一个东西,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竞争力,他不是一个单点的竞争力,各方面都要强,这个平台能力要足够的高,这样我们才能够满足所有的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这种能力不仅仅是你的创新能力,还有你的制造能力,还有你的质量控制体系,你的测试能力,你的硬件设计能力,你的软件设计能力,你的市场营销等等所有方面,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在于提高综合的能力,这样才可以真正的造福于我们这个世界,造福于人类和消费者。谢谢!
 
  主持人:谢谢宋总,我觉得还是非常受启发,我不知道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宋总在谈创新的时候,我觉得他还是比较保守的,但是我个人也觉得中央政府这么大力提倡创新,之所以这么提倡正是因为它的不容易,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就像刚才宋总讲的,华为是在专注这么多年来专注在做一件事,专注在创新这方面持续的投入。我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工作,我的同事在这一点上就非常有感受,因为大家如果了解的话,最近几年来,每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要发布全球创新指数,中国今年的成绩比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三位,从25位提高到21位,这当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的同事讲就是说他们非常愿意到中国来,因为中国在投入上,在创新这方面持续投入,政策的引领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所以才有这么好的表现,而不像其他一些国家,政府的更迭,前面的事情就不算数,我想在华为这个创新的道路上,实际上我也秉持一种工匠精神,我们就专注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当然我这个总结不一定就到位了,一会儿在座的大家如果有兴趣有各种问题还可以有提问的机会。
 
  说到创新,我们看到华为在创新道路上积累了经验,当然我觉得可能也有教训,这么多年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制作在向中国创作这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包括华为的手机其实也是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在这当中我们认为还有一家企业也比较特殊,比如就是我们的美的集团,正好上个月我也刚刚去过我们的总部,因为我正好到了佛山,我也是第二次,感受非常深刻,而且参观了你的创新产品展览,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们知道作为家电企业,美的2015年进入了机器人的产业,从传统的制造业可以说向在智能化发展,先后涉及了人工智能,当然还涉及了,我不知道是不还有其他的,比如新能源领域等等,对于进入新的领域情况下,可能之前的全无技术基础,比如说美的是如何应对的,能不能谈一下美的在全新的领域中,当前他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水平,而且离您既定的目标,或者说我们企业商业的目标还有多远,谢谢!
 
  向卫民:刚才在下面跟宋总说华为不但是我们中国的一家伟大的企业,也是值得我们全球全世界的企业学习的榜样,华为好是好,我用的也是华为手机,但它没上市,买不着它的股票。美的集团是上市的企业,而且今年以来好像股价上涨了50%60%,美的集团大家可能印象中是一家家电企业,但是现在它应该是定位一家消费家电、软通空调以及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综合的科技集团。但是美的集团可以说很多用过美的集团风扇的人说美的集团是以风扇起家的,实际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间,像美的集团这样现在有11个产品事业部单位,它涵盖的产品比较多的这么一个企业集团,他每一个产品进入的时候,他都是新产业,如何让进入怎么样解决技术来源的问题,比如说到空调,可能早十几年二十年大家买空调的话可能进口的牌子也比较多,后面也说压缩机它的核心部件,也说进口的比较多,但是现在告诉大家,全世界有85%以上的空调压缩机是我们中国造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也充分说明我们中国的家电行业不但是一个制造大国,从掌握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也正在走向制造强国,我个人认为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的发展和专利的输出是助力企业发展实体经济转型的一个方面,但是企业的转型他不单单是产品技术的转型升级,他也包括工业制造技术,商业模式,甚至智力模式管理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就上午简单讲了一下,我还是就这个,比如说美的压缩机他发展的路线怎么样从最初的那么一种状况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局面。在座的有没有说在中外合资公司工作的,甚至是外方控股的,如果是作为这样的话,因为我们中国改革开放早期是强调以市场换技术,我们也可能发展到今天发现有些的行业和产业,我们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了,可能技术还不一定掌握在自己手里,尤其是当外方控股占大部分的时候,美的压缩机它的名称叫美芝,最早是和东芝合作的,是由东芝控股长官的,然后是由美的进行反收购,然后由美的进行主导经营管理,为什么呢?因为技术控制在外方手里,最早我们的技术全部是从外方引进的,这个引进不单是从经济方面和公司盈利能力受到制约,因为引进要有入门费,要有技术提升费,而且从公司未来发展方面严重受到制约,为什么呢?你想引进的他不一定给,对不对?可能愿意给你了,那个单价高的也是你不可承受,这样一个公司从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上可以说是一个单腿公司,这个公司在我们中国来说叫独立法人,但是实际他并不是独立的,而且早期我们美的压缩机用的品牌是东芝牌,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五六年前在中国你看到有东芝牌的压缩机全是美的造的,当2007年美的的压缩机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一千万台的时候,这个事业规模已经是比较大了,在中国应该是排第四,在全球应该是排第五了,支撑这个事业规模继续往上发展的最坚实的基础应该是技术,但是没有自己的技术,那么怎么继续走下去,如果外方他不同意提供技术,甚至说随着大家现在已经看出来了,日方,日本的家电行业基本上都在走下坡路,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他自己也不投入了,自己也不投入他没有什么技术可以输出,怎么办?我们2008年由原来技术部的基础上成立研发中心,我们之前的技术部能干什么呢?从最早的不能出图到后面可以自己出图,到后面自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开发,但是我们的品牌还是用的外方品牌,用的外方品牌他在品牌管理方面是有严格的条件,什么东西都要他拼。2008年我们成立研发中心就开展自主创新,我们叫独立自主的研发体系,首先是要自立,从意识和观念上要自立,这是自强的基础,然后大家再来投入,再来探索,再来进行自主创新。可能我记得应该是2008年当年成立,2008年当年我们就申请了有一些专利了,当时2008年只有几件,到了2010年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和积累,我们基本上能够完全自主的掌握了压缩机核心技术,并且我们可以进行大量的自主创新,在这个基础上面我们就跟外方谈判,我们的产品品牌不是用你的,我们用自己的品牌,所以这也说明由自主技术到自主品牌,自主的技术是基础,到了现在来说,每年的压缩机的专利都可以超过300件400件,到去年为止是1300多件,也是遥遥领先于我们这个行业的,品牌也是自主的品牌,规模这个就显现有自己的竞争力了,比如在经济方面入门费不用交了,品牌费不用交了,这个成本压力小了,竞争力强了,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今年空调压缩机可以超过六千万台,这个就是在全球来说不到三台的空调里面就要用一台美的的压缩机,我们中国的压缩机产量已经超过全球的85%以上,我们在中国大概接近50%的份额,而且公司有一个以前的公司,技术流程以前都要流到外方去,是流到外方的所在国,现在是完全自主独立的管理,这样的话就非常清楚了,由自立的意识到自主创新到专利输出,到支撑公司的品牌自主,到支撑公司的做强做大,这一个路上是走的非常清楚,而且走的非常成功,这个是美的的一个缩影,是它的一个核心事业部,其实也间接的回到了我们收购怎么样处理,但是目前第二个问题就是刚才吕老师特别提到,美的在去年收购了德国一个机器人企业,也是叫工业机器人库卡,库卡他的本身规模也很大,他去年大概有200多亿人民币的销售规模,他本身的专利超过两千项,如何让美的进入这个行当,进入这个新的产品领域,怎么样比以前得到更好的发展,说实在话知识产权的管理和IP专利的管理只是收购兼并的一个方面,可能其他的方面工作更多,要整合成功,要发展的更多,工作会花的更多,仅仅从知识产权和专利管理方面来讲,应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怎么样消化,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去创新和提高,可能有的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说,买来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好的技术。第二个管理是买来的技术不是自己的技术,这个都不要紧,其实我在第一个案例里面已经充分说明了,买为什么要买,要为我所用,买来以后要消化它,吸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自己开发的技术也天天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其实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美的所有的产业都是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相信美的它有一个成功的路线,当然每个企业,包括美的我们的知识产权管理,我们的研发体系等等都是有一套体系,大家都有一些制度去管理的,当然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他具体的情况,要结合自己企业发展不同的阶段,结合知识的情况,甚至有行业的友商相互的学习,相互的竞争,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向总,您刚才说的美的或者说企业朝着既定目标发展的路程,刚才您说的在创新这方面,在企业的技术发展方面,经历了比如说从最开始的自主的意识,然后自发的自主的,然后有意识的逐渐到当前,我们有完整的知识产权的战略,或者说这种制订资产管理的模式,我想起来我第一次到您那是2011年,当时您的一位副总也跟我们讲说美的有自己的战略,当时可能考虑自己的技术比较少,所以我们当时采用更多的是贴牌,我这次去我就感觉,实际上又走出了一条也可以叫IDM,甚至到微笑曲线的这个营销,这也就是说美的这几年也是在专注的,在做的这种,在创新驱动的这样一种动力下,在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进去,可以说现在是我们白色家电当中全球里面也是知名的企业,而且我也感到这次和我们美的知识产权部门座谈的时候我们现在一种国际化的心态考虑问题,当五年前的时候我感觉到美的的国际化还比较弱,这次当我们介绍到WIPO提供的全球,我们大家都知道PCT体系,国际商标注册的马德里体系,还有国际工业外观设计海牙体系的时候,我们同仁表示了极大的热情,非常愿意获取当中更多的国际资源,怎么能够帮助企业能够更快的在国际市场打拼的过程中,能够为我们的市场目标,为我们的战略目标能够做出贡献,这是我也是刚才听了您讲述的,我一点点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况。
 
  我们说美的它在走多元化道路上,通过研发、收购手段完成多元化的布局,相比之下我觉得在座的我们农夫山泉的产品线好像就没有那么多了,当然这个行业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但从农夫山泉发展的过程,比如说农夫产权在纯净水放弃了做纯净水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开启了新的领地,水源地建厂等等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我们说从某种情况上讲这种形式又限制了农夫山泉的创新,所以我们也想听听您在这方面的体会,企业的历程,而且我也希望您能够利用好这个环节,借这个机会既可以谈您创新的体会也可以给我们企业做一个很好的广告。
 
  周力:谢谢大家,非常感谢主办方提供这么一个机会,我看了看其实在今天包括整个大会当中来的快消品企业非常的少,好像就是我们一家,这也说明快消品行业对知识产权来说是一片蓝海。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农夫山泉的历程,农夫山泉的母公司叫养生堂有限公司,养生堂有限公司创立的源头就是一个专利,这个专利后来也是拿到了日本的、美国的专利,到了1996年因为当时他主要一开始从事传统中药保健品的生产,就是养生堂的公司,到了1996年因为一个阴差阳错的过程,最后进入到饮用水的行业,然后在浙江的千岛湖创立了农夫山泉公司,在2000年刚才主持人提到了,就是我们放弃生产纯净水,农夫山泉公司确立了自己以优质的天然的饮用水的水源地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这么一个战略方向,就是专注于生产优质的天然水和天然矿泉水,这是2000年,发展到2003年的时候,当时推出了中国第一个用大口包装的混合果汁,就是农夫果园,标志着从饮用水企业进入到了综合的果汁企业,这是2003年。到了2015年的时候,我们全面的推出了现在大家桌上看到的高端的玻璃瓶水,当时就进入到了中国的高端饮水市场,之前一直说中国可能没有高端饮用水,我们几乎是拿了个命题作文,要代表中国推出高端饮用水,所以在2015年推出高端饮用水,经过两年的发展,大家可能注意到,昨天包括今天在厦门开的金砖会议,之前在G20会议,“一带一路”会议,现在国家大型会议专门选用的饮用水都是农夫山泉的饮用水。
 
  饮用水业务发展到现在在全球的产量是第三,第一是雀巢,第二是达能,第三是我们,我相信不用再过五年时间我们在产量上就可以达到第一了。在2016年我们推出了自己的NFC果汁,就是纯果汁,实际上我们之前在农业上面已经耕耘了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我们2007年到赣南开始种植脐橙,终于在2016年我们当时解决了一个全球的技术难题,叫做脐橙的脱苦榨汁的技术,现在也是国内标配的果汁,现在大家市场上都能看到。看我们的历程就很明白,我们可能前20年主要告诉大家,我们怎么在做山泉,可能未来我们会告诉大家我们怎么去做一个农夫,这个是整个发展的历程,未来我们一方面会花更大的精力在基础的产业,也就是说在农业方面做更大的投入,把自己的基础打扎实。
 
  另外其实快消品行业,特别是食品饮料行业年轻人是消费的主流,所以说个行业最怕的是就怕被别人认为说这个东西是我爸爸喝的,或者说这个东西是三级别市场或者四级市场的产品,所以说他需要一直在各方面,无论是行销、产品都不停的有这种创新的意识,跟年轻人的生活节奏能够紧紧贴近,保持他的生命力,虽然说我们所处的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但是传统的行业并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行业,也是同样是充满活力是朝气的行业,谢谢!
 
  主持人:谢谢周总,作为快消品,我还头一次听,消费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的包装,我刚刚看到这款高端的矿泉水,曾五次获得过国际设计大奖,而且我们在这个市场竞争当中,我们知道还有百岁山,还有恒大冰泉,在这样竞争市场当中,比如像我们农夫山泉,我们除了在包装设计方面,当然我觉得刚才你也体现了就是说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当中,我觉得我们的战略考虑还有没有什么有别于其他的,或者您能够介绍的。
 
  周力:确实作为快消品来说,最后你看到的是产品的包装,或者说尝到的是产品的口感,其实这块只是占整个一个产业当中冰山上的一角,也就是冰山上面浮出来的部分,大家看不到下面的部分。所以就以这个产品为例,这个产品我们进入到长白山去寻找这个水源,差不多是在2000年以前,我们差不多花了八年时间才找到这么一个非常好的水源,当然长白山本身是中国最好的水源地,当时找到这个水源也是花了八年的时间,我们当时有一个广告片来展示找水源的过程,找到水源建成工厂用了三年,光是包装的设计花了三年的时间,然后动用了三个国家五个设计师事务所做了三百多个,这个过程当中,之所以后来这个产品出来有很多公司大家都非常想去占有这块,所谓的高端市场,也做了很多的产品,实际上这个设计的过程当中,包括跟设计师的交流等等,非常依赖于你自己对这个产业的理解,或者对水的理解,你只有真正能够把理解传达透了,设计师才能设计出好的包装,所以这背后不是你请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能够完成的,优秀的设计师是公开的资源,你都能请到,但是真正是世界上能够夺人眼球的设计师是不多的,所以2015年大概我们整个拿了全球所有的在食品饮料行业里包装的所有大奖,所以在当年其他的设计都是比较悲惨的,只要我们参展他们都只能拿第二名。
 
  食品行业外来的竞争者不太多的,就很难起来,这个我觉得行业经验非常关键。我们举个例子,现在大家看到这个红瓶子的水,可能你注意到它的瓶盖是三旋螺纹的,外行人不知道他进来就会用可口可乐含气的瓶口来做这个瓶口,这一个瓶子会差一克克重,一克克重是多少钱呢?一分钱,但是我们一年生产多少水呢?我们一年生产两百亿水,所以这上面的一分钱会差两个亿的成本,所以这就是行业的经验,所以我们说在行业当中,一方面你优质的资源,水资源是一个壁垒,另外一方面你对产业的经营,比方说你特别是从农产品从源头从种植开始,建立的这种产业链是一种壁垒,另外一种自己的行业经验也是一种壁垒,另外我觉得确实他是作为饮料来说还是非常感性的产品,它有它的眼睛看到的视觉效果,也有你看到的口感的效果,这个当中都有你对产品的理解,当然也有技术,从技术上我可以讲讲,比方说像橙汁的脱苦技术,中国是最大的柑橘种植国,中国的柑橘全部都是用来鲜食的,榨汁这个产业只在美国和巴西有成熟的产业,我们2007年到赣南种橙子的时候,发现赣南的橙子特别好吃。我们进去以后发现橙子榨汁以后会出现非常怪的问题,我们在这当中把我们在行业里面犯的所有错误都犯过了一遍,那是交了几个亿的学费的,最后消费者不知道这么多背景,他只是喝到了说这个脐橙不错,这就是冰山下面的,你可能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难题是以十年二十年来计的,尤其是在后面如果我们要做农业,基本上农业一个育种可能就要花20年的时间,这个也是非常漫长的,但是我们想有很多事情虽然很困难,但是一旦你把一件困难的事情做过去了,就是一个门槛,让外来者很难进入这个行业。
 
  主持人:我觉得农夫山泉刚才您谈的经验,特别对产品开发的精益求精,我觉得传递出的就是一种,创新是什么呢?就是做好每个细节,同时我又感到,虽然我们这个题目叫做专利助力转型升级,农夫山泉公司我们可能不会发现他是专利公司,就是一个卖水的,但是我们发现他刚才谈到的行业当中的经验,其实就是这个企业的治理资源,或者叫做治理资产,只有我们掌握了这种经验,很好的去分析客户的需求,或者说产品他内在的一些特质,这些东西可能只有我们这些从事这方面的人他才所能够掌握的,或者说您这个公司和其他公司有区别的,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我们的公司,当然我们有华为,我们也有美的,我们也有农夫山泉,这里面我们还看到,和食品关系最密切的实际上是药品,所以我们今天这个话题就会引到我们医药创新方面的一个议题了,我们知道在我们国家大部分的新药研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仿制药了,我们想今天吴女士既然已经在做了,您能不能从国内医药的发展历程,比如说从基础用药到仿制用药再到原创药的过程,我们想无论他是原发型的新药还是仿制,其他专利到期的药品我们说都需要创新,真正你要说你要颁布强制许可,实际上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是吧?比如仿制药如果简单的模仿肯定是缺乏创新的因素,你的疗效也不可能达到,在这种仿制的阶段,我想我们江苏恒瑞是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做好这方面工作,而且避免出现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您从这方面我们也希望给我们在座的能分享一下你的经验,或者企业的经验,还有您的体会,谢谢!
 
  吴玉霞:谢谢大家,主持人给我这个机会,今天我们主持人邀请的几位嘉宾都挺有特色的,我们都是消费者,其实药品也是用于消费的,但是他用于人群是比较特殊的,肯定是得病了,我们一般叫患者,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健康人,我们自己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我自己本身也用过华为的手机,家里也有美的的家电,饮用的水饮料农夫山泉都有,可能我们恒瑞的产品、药品可能不会是家家都用,我希望不要家家都用,因为只有生了病以后才能想起来用这个药品。可能对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人不是很熟悉,生病了首先都是去医院看医生,但是医生的利器是什么呢?那就是药品,必须有了药到病除,他只能是医生做诊断,所以我们公司是大致给大家这样介绍一下,可能很多现场的人不是很熟悉,我们全称叫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地处黄海之滨,总部在连云港,公司原来也是比较小的国企,原来叫连云港制药厂,成立于1970年,然后随着不断的发展,我们以前也是做一些比较简单的,过去我们董事长来讲的话,就是大家摸的红药水紫药水,很小的小厂发展起来的,在于40年的发展中间过程,有几次大的里程碑的发展,我们2001年在上交所,在沪市上市,这一年也是我们重大的里程碑事件。
 
  目前我们在全球的员工大概是13000多人,从事研发的,就是科研人员大概也有在三千多人,我们也是一个上市公司,股票代码是6002276。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目前我们公司的这个市值是在我们A股市值也是最大的制药企业,目前可能是1400个亿吧,所以也是挺引人瞩目的,特别是在我们医药行业也是一颗明星了。
 
  我们从事的药品有很多,治疗领域有很多,我们最重大的就是几个方面,我们主要是抗肿瘤药,然后是手术类的用药和造影剂,我们造影剂多说一两句,造影剂大家都知道在医院里面可以做CT、核磁共振有一些影像的东西介入进去,这块也是我们比较突出的一个特色。
 
  然后公司也是国内的一个重大西药创制的孵化基地,国家的抗肿瘤技术创新产学研的牵头单位,也借了国家的靶向制药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国家博士后的科研工作站。去年我们大概营业收入大概是110个亿元,上交税收大概是22亿元,另外公司就是说在几个大的事件里面,就是说讲一下我们研发,首先讲的是创新,讲的是知识产权,讲的是技术,我们作为一个高新企业,我们有几件比较大的过程,我们在199几年的时候,这个时候刚才主持人也讲了,我们还是一个仿制起步的,当时企业里面规模也还是很小,营业额也是很低的,我们可能也就有个十万元,公司的帐本上的钱只有十万元的时候,现在我们公司董事长原来我们叫厂长,他就非常的下定决心要走这种新药的路,当时是在中科院北京药物所,你像我们帐面上只有十万元,当时那个时候花了120万元把这个品种给转让过来,不是说光花这么多的钱,当时北京药物所有很多的当时知名企业都去抢产品,而是我们孙厂长带领我们技术人员一种诚心诚意的心,然后那种决心,感动了这些科学家,把这个产品给我们转让过来,所以是我们刚牌示开始奠定了我们抗肿瘤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后来我们就开始做了一些很多跟产学研,比如说我们业内的中国药科大学,上海医药研究院,组织了我们自己的科研队伍,成立了实验室,研究所现在成立了研究院,刚才讲到我们在全球,我们在美国现在有研发中心,在德国有研发中心,在日本有研发中心,然后在国内我们就在我们的总部,包括上海、成都和苏州都有我们的研发中心,所以这些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以我们在1997年的时候就开始做创新药了,就开始仿制药跟我们创新药是并位的,然后当时的创新药,我们也是跟中科院的北京药物所合作治疗骨关节炎的,当时的靶点在全球也是很新的,这个产品历经研发了14年,2012年上市。我们最后有一个自给自足研发的抗肿瘤药阿法替尼,目前上市的叫爱坦,这个研发历程也走了十年。这个药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说治疗胃癌,就是说胃癌适应症这个肿瘤在全世界,欧美不是很常见的,但是主要在亚洲,亚洲主要还在中国,所以得了这种胃癌的患者,很多都是没有什么药的,所以当时我们这个产品在做临床试验的时候,就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年还没有上市之前它的定床实验数据出来的时候,在美国ACSO会议上就轰动了,当时中央电视台也做了报道,这是完全由我们自己产生的一个项目。
 
  在这里面就是说我们这几年管线也开发的很丰富,在治疗糖尿病的领域,最初我们想的治疗古关节炎,然后抗肿瘤,然后是糖尿病,包括一些骨质疏松等等的这些药都陆陆续续的形成一条丰富的惯性在不断的推进,所以我们药行业它的研发周期比较长,风险也很高,失败率也特别大,可能我们在成千上万个发布会里面可能筛选出来几十个,从细胞集走到动物的模型实验,最终动物实验再转到人体实验可能又要去掉一大半,随着我们临床实验做了一期二期三期,到上市后还要做复期实验,整个周期都是非常漫长的,国家的政策目前也是越来越好,但是我们受到的困惑也很大,因为一个新药上市以后,一个是医保环境,中国卫计委整个医疗体系里面还是有很多不断在做改革的,所以就说药品是很好的,但是他没有进入这个体系的话,也是使很多的患者不能及时的用到很好的国产的药,所以这块就是说我们对专利的期待,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所以对专利的运用,包括专利的使用是很重视的,对这个也很重视的,因为刚才讲了一个发明专利20年,我们整个研发就要十几年,花掉了一多半的时间,然后再加上整个医疗体系的一些弊端,对它的影响,所以使我们新药寿命很短,所以一个专利到期可能大家就会去仿制,你这个专利没到期可能还存在八九年的时候就有人做研究做仿制,所以在美国也有同样的情况,当一个专利到期的时候就是断崖式的价格下跌,所以就是说我们在整个专利保护这方面,公司也是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开发过程以及项目走向市场是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支撑的,来予以保障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去年到今年的上半年,就是国家医药水平体系的一个很大的改革,也提出了在中国搞专利连接制度和专利的延长保护体系,目前可能还是征求意见稿,但是可能随着我们国内创新的,特别是我们医药行业的创新意识提高,因为毕竟我们国内大家都知道,可能还是吃进口药,然后用进口药在国内的一些企业,我们也是做仿制药出身的,做仿制产品,然后逐渐中国医药行业现在创新的势头越来越旺,也是特别具有活力的一个领域,大家都在做这个,尤其是大分子,特别是单克隆抗体,这种药的引入,我们国家近几年大量的海外的学子,就是海外的高科技人才回到祖国效力,然后把这个方面的技术很快引进,在这方面日新活跃,所以肿瘤药也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大家一提都很恐怖的化疗,原来的化疗就是说,用通俗话来讲一下,好像就是说这个药打下去以后,对整个身体的体系的机能,他不仅要把肿瘤细胞要杀死,对我们正常维持生命的免疫体系细胞也要摧毁,逐渐的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还有精准治疗,一系列的形成的领域目前都是跟国际上治疗领域的各种靶点都是非常接近的,这是我在这个行业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有了非常大的进展,所以我们医药行业知识产权显得格外的重要,竞争也是格外的激烈也是包括现在医疗体系制度改革,包括国家知识产权这方面对它配套的改革,也是全球等同的。我们延长了,同样我们国内的新药专利体系保护给的力度同样也是外企到中国也是达到同样的,所以在这方面大家还是挺有讨论话题的,给大家引入这个东西,所以我们就是说在同样的知识产权,我们医药行业进入到各个国家法律上的东西,支持的东西也很多样化,所以我们参加这个会议也是想,就是说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我们这方面工作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但是也要呼吁,怎么把这个纽带连起来,对一些民族企业,起到一些保护。
 
  主持人:刚才听了您的介绍,实际上您这个企业现在已经是国内非常有创新能力的这样一个创新性企业了,应该这么说,特别是在医药行业,在这个领域我们说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前期的开发当中其实风险还是蛮大的,您这个公司,就是在新药开发过程当中,相对有什么风险,或者说失败的风险,简单的说一下。
 
  吴玉霞:刚才讲的风险,制药行业的确是做出新药风险很高,首先必须得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是做一个成一个,刚才讲过,可以说在成千上万的细分里筛选,在前面都不会是成功的,也有很大的,也有的做到三期临床也面临着很失败,当然这是很被摧的一件事情,就是为了规避风险,刚才讲的首先要有心理素质,不是做一个就成一个,你自己必须要面对失败,这里成本也是很高的,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是说在一个品种管线上我们会筛选很多品种,同时在做,前赴后继的一样,有一个失败了后面还有一个再跟上来,不断的做评价来规避。另外就是增强研发的技术能力,然后采用一些领先的高科技,不光是人类的高科技,包括计算机各方面综合的实验,然后了解全球的生态发展,所以我们做自己首发的品种,所以刚才讲了我们的研发团队具有两三千多人在支撑整个公司。
 
  主持人:谢谢,刚才大家也听到了,我们四位嘉宾从自己不同的行业就自己对创新,就是说本企业在新这条路上,这种心路历程,或者说他们的体会,我们是不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说在企业,特别是未来全球化经济的大形势下,如果不走这种研发、创新、知识产权路的话,生存就存在着危机了,可以这么讲是吧。比如说宋总,我跟咱们华为同事聊的时候,因为我们知道华为这些年在全球PCT申请上始终保持在前一两位,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说华为我们并不愿意做这种出头鸟,但是我们的创新使得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宋总能不能在这方面讲两句,包括我们在创新,我们在知识产权的创造,或者申请当中,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挖掘出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价值,为我们企业的商业目的服务,可能这也是最基本的,而不单纯是数量。
 
  宋柳平:创新肯定是不可缺少的,缺少是因为在我们这种通信行业,其实他的技术更新换代这么快的情况下,如果不跟上节奏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的研发投入现在每年销售收入超过10%是投入到研发的,光研发的工程师就超过八万,所以这个是不可能停止的,这种行业永远得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永远都是属于不断的前进,技术不断的演进不断前进的行业,不断的积累过程。
 
  另外一个谈到知识产权,因为我们所处的行业是属于工业标准行业,知识产权他往往产生的一种竞争的工具,就是全世界互相之间竞争的一个工具,如果没有知识产权,没有专利的话,其实可能就没有资格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比如说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当中所谓的核心专利或者叫基本专利,权利人就有几十个,如果说你没有专利,你一定要按照国际标准来做产品,你就要用到这几十家公司的专利,所有人都来找你,找你效应累积的许可费可能你难以承受,如果说你没有掌握这种国际主流标准的核心专利的话,基本上没有资格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所以这个企业要想有世界,要想有未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能力。
 
  第三点,我觉得我们现在谈的知识产权,其实我们已经十年前就不谈了,数量其实没有意义,知识产权它最重要的属性是在于他的经济价值,在于它的经济性,所以所有商业组织做知识产权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收入,获得现金流,而不是多少件专利的数量,那个没有任何用,所以我们确实已经很少谈了,尽管我们现在数量很大,我们大概现在申请加授权的专利要超过七万件,八万多件的授权,我们并不关心这个数量,而自然的我们从竞争的需要,我们要构建这个实力,进入全球自然竞争以后,如何使知识产权或者专利转化成经济的收益,这个是摆在我们所有中国公司面前非常重要的题目,因为知识产权我说从世界范围来看,它的基本目的就是经济属性,如何获得这种经济属性只有三个途径,第一个途径就是通过我们这种垄断性的经营权利获得超额利润的权利,因为你没有专利所以你就可以享受高额的利润。
 
  第二种途径就是交换的价值,比如说我们标准行业你肯定要使用很多国际标准专利,你的办法就是让别人也使用你的专利,这样你就可以变成可交换的,你就有资格参与进入全球市场,获得商业利益,获得先进收入。第三个产生收入的方式,就是交易的价值,你要么许可收益要么转让专利技术收益,全世界做知识产权做专利的唯一一个目标,就这三个,没有其他的目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如何把我们这么庞大的数量专利变成商业价值滚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谢谢宋总,我也希望把这个话题能回归到原点上来,当然说到数量也很重要,因为每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公布,中国的企业,比如说华为,比如说中兴,比如说京东,还有现在的包括联想等等,我们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他的这种公开的公报当中,这种公布事实上就是给我们企业这种信誉,这种金牌带来了一种无形的优势,我不知道在座的其他三位还有没有在这方面,比如说知识产权在推动商业战略上面还有没有能够简单的再讲两句。
 
  周力:其实做食品这个行业,以前在知识产权的战略上面大家看的到的显见的都是在外观专利商标有很多的诉讼等等,其实还有很多问题其实涉及到国家的法律体系需要去完善,我举几个例子,比方说早年我们做,我们就不太愿意去做公益过程的专利,因为公益过程的专利很难保护,但是食品上很少有基础专利,因为他首先得有食用习惯,没有食用习惯你做药食可以你做食品中国人说能不能吃都不知道,所以他更多是工艺过程,现在食品行业随着他监管的透明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他现在可以开始做一些公益过程的专利也能得到一些保护。
 
  另外一个方面,比如说现在进入到农业产业的时候,品种权本身不在专利法的范畴,但是中国现在新的品种权的保护也是相对比较滞后的,因为比方说你杂交的种子可以每年卖新的种子,你开发出来,大家很有信心开发很多种子来产生效益,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为企业来说,开发新的产品农作物新的品种,优化的品种它的竞争性就很差,这块保护的力度比较差,我们中国在实际原料的审批上面,遵循的法则也是说一家申报批准以后是大家都可以用,变成这样的法则,这样的法则对保护不是特别有力的,我也觉得说在这方面需要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能够讨论这些问题,能够去引领这些法律制度的完善,我相信未来这些东西都是在快速消费行业也会更多的看到企业在应用知识产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来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助力您消费升级。
 
  向卫民:我们今天从上午开会到现在,中国专利年会,但实际上大家过程中讲了大量知识产权的词,作为厂家它的创新,它的输出肯定是知识产权,专利只是他的一方面,包括刚才周总讲的公益技术创新尤其重要,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如果作为家电行业来说,说实在话产品技术在各家都没多大区别,谁也不比谁聪明到哪去,可能有一点聪明,但是每个厂跟另外一个厂很大的区别,东芝技术的创新很多时候不太适合,还有一个是形成专利,第二个你想,想出来的,第二个是一看,看到他很容易复制,你也不好查处,不好取证,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工艺技术领域不要创新,这个更重要,一个厂和一个厂的竞争,这个方面可能跟我们的产品技术范围同样重要。
 
  我想说的第二点,我们中国今天大家都呼吁产权保护,专利保护,这个越来越重要,这同样的是我们知识产权创新活动专利做的工作越来越重要,同样的重要地位,因为第一个我们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从世界上引进的技术,引进的技术有借的还有偷的,更多是偷了。作为一个后发的国家,说实在话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的那么严我们就不用发展了,自己让自己不准偷了,但是现在中国从制作大国走向了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我们自己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产权。
 
  第二个,这么多的厂家,全球竞争,既要防止人家来利用专利作为武器,来压制我们,当然我们也要防止,不如像我们当年一样来偷我们的,我认为我们中国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是越来越健全,越来越完善,这个也是助力实体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我完全赞同您的意见,其实我觉得,因为专利助力他更贴近于专利年会,实际上我们应该谈的是治理资产,知识产权是当中的一块,包括您刚刚说的工艺,他实际上也都是治理资产,或者是治理资本,包括您的人力,包括您里面比如说品牌的战略,用户当中的忠诚度的建立等等,他可能不一定在专利上那么明显,但实际上好的产品质量,工作的专利保护也好,工业外观设计也好等等其他的知识产权类型形式,可能都是要实践像刚才宋总说的,就是追求公司的利润,这个没有问题,最终是我们有没有点石成金的手段。我想虽然三点了我应该交权了,但是因为开始的时候拖了几分钟,所以听众如果有问题可以提一两个问题。
 
  提问1:我问的问题不一定是符合今天的题目,我想问一下恒瑞的吴总,就说您也是国企的一个员工,我也是一个国企的员工,因为国企我想您刚才讲的,从您的创新创始的起初帐上就有7万,到今天您在美国、德国、日本您的企业都有研发中心,我想问就是国企您作为一个制药的国企是怎么创造了一个创新的环境,让人才济济,让您的创新初心一直到今天,这是我想向你们企业学习的地方,请您用非常白话讲一下您的创新经验,谢谢!
 
  吴玉霞:谢谢您的提问,要更正一下,我们以前是个国企,后来经过改制以后我们现在应该是个民企吧,民企的上市公司,已经改制了。怎么说呢?我也是跟你一样,也是给企业打工的,在这里刚才提到是说,我确实在这个公司工作了很多年,我觉得你说不忘初心,就是说要从我自己原来所从事的学校学的专业,和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健康工作,所以还是一种精神,因为我们更多的是,我只谈我个人,我因为确实在这个企业,我确实工作了很多年,我总是觉得我每做一个产品,刚才讲到我们的产品线确实是周期很长,当我每次到了一家医院,甚至一个药店或者他们的患者也在履行途中,他用的药物一看都是我研发的,我内心就无形中有一种特别的,我不好说,像是自豪感还是什么,就是很有成就,一直激励着。再一个我们本身就是学医学药的,当我选择这个专业,一直从事工作,内心一直看着天下老百姓这种痛苦,包括自己的家人生病,如果我们有一追药品能让他得到一种缓解,当然这还是非常好的,这是我们内心涌动出来的原动力在支撑着我们一直不断的前行。不知道是不是白话。
 
  主持人:因为刚才我看到这个题目我突发想,是不大家都尝到过矿泉水,而且这么好的设计,后来一看只有前排有,我们可以给听众更多一点时间。
 
  提问2:非常感谢主持人给我这个机会,非常想请教一下华为的宋总,您刚才提到了庞大的专利数量,他应该说转化成经济价值,您刚才提到了三点,其中第一点是垄断性,第二点是转换的价值交易,第三点是许可转化价值交易,我想请问您,您对专利的金融转化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给我们企业进行分享,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谢谢宋总。
 
  宋柳平:谢谢,刚才稍微再明确一下,第二个是交换的价值,第三个是交易价值,交易价值或者卖点或者许可,你把你的专利技术卖给别人或者转让给别人,这都叫交易。
 
  回到你的问题,我认为知识产权他如果能认同是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很多国家金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说质押,比如说在金融的投资过程,或者交易过程中协助交易,但是无论如何,他的核心在于大家要认同知识产权是有价值的,是值那么多钱的,银行才愿意把这个钱拿出来,投资公司才愿意把这个钱拿出来,金融才可以起到作用,包括有些国家保险才可以参与。我觉得现在我们中国普遍遇到的困境,可能是在于人们对于这项知识产权的价值没有共同的认识,如果你拿一项专利去抵押给银行,银行说马上给多少钱给你,这是很难的事情,往往他愿意把这个钱给房产,大家知道这个东西挺值钱的愿意给你钱,但是你拿一项专利去,现在还是很难的,专利要变成现实上非常有价值,怎么在现实上非常有价值,其实就是他要从,刚才我讲的三个方向能够真正产生现金流和收入它才是真正有价值,否则你说我申请的专利是发明专利,没有人会认同你的价值,没有人愿意出这个钱做金融支持,所以我觉得当前核心任务是在于把这个专利变成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如何把这个东西变成有价值的东西,其实他决定的因素是在于构建生态系统,就是说一方面从公共权利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构建起刚性的保护环境,也就是说这个东西如果你不给我钱,你侵犯我的权利,我到法院去告你是可以获得很高的赔偿额,他才是变成有现实的价值。另一方面就是说我们从发明人的角度,从私权的角度,发明人要做好的发明,这个发明创造真正是好的发明创造,我觉得这两个结合构建出这样的生态系统才行,因为当前的情况我们实际上一件专利中国平均判的太低了,多少?我们现在统计是8万到15万人民币,一件专利的平均侵权判决是8万到15万人民币,美国是450万-500万美金,这个差距太大了,所以我觉得价值的基础是大家要真正认同这个在市场上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个方法才可以用,所有的金融衍生工具它的根基在于你的实体交易是一个有价值的交易,回到知识产权,就是知识产权是要有价值的东西才可以。谢谢!
 
  提问3:我是一个医疗器械行业的主管,就想请教一下农夫山泉的周总,我们今天主题是专利助力实体经济的转型,专利肯定是创新的多一点,而农夫山泉行业刚才周总介绍了,可能我们企业涉及到的外观设计商标更多一点,可能不像华为他们通信领域技术发展更快一点,我们农夫山泉怎么样利用专利来保持自己技术领域的优势,因为毕竟更新换代慢一点,有没有怎么样保持我们技术优势的市场。
 
  周力:其实刚刚就讲过,在整个过程当中会形成很多的创新专利,我们比方说举个例子,当年第一个公司创造的时候,它是一个公益的专利,产生的产品,当年推断的问题是说公益非常难去维护这个权利,现在我以一个比较当前的例子来讲,我们现在在前面讲过的脐橙脱苦,脐橙作为原料也是存在的,用专利来产生完全口感不同的,非常好的产品,其实当时我们做过很大的争论,一个方法就是我申请出专利来,我看在后面能不能保护他,当然这个专利的过程当中,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专利公开了也会产生一些泄密,我只能说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在做一些尝试,但是最后的选择是说我们把它形成专利,而不是一个口号,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能不能利用专利建立起壁垒,这项技术肯定是开创了一个产业,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以前知道我们赣南差不多,因为赣南的脐橙就一个品种,节是赣南起程,他的收获就是11月底到12月,那个季节多的时候农民工都卖不掉,一旦能够进行深加工,又有鲜食又有深加工的时候农民的收益相对比较保证,赣南是比较贫困的地区,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今年脐橙收益将近到五亿人民币。对我们来说,这个技术的发展对我们产业建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这个专利能不能形成垄断性的保护这个还需要做尝试。未来在品种学上面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比方说我们要开发新的柑橘品种,比如说他有更高的储存率,他的研发周期非常长,因为一个品种的产生可能就是十年二十年的一个时间,他也倒不在专利权的范畴,属于植入的新品种,柑橘很有意思,他是无性繁殖的,剪个枝条就可以,不像杂交种子一样,是非常难保护的,这方面都需要做一些探索,这个跟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进步也有很大的关系。
 
  主持人:我突然发现市场上这两年国产的橙子时间很短,是不是都让你们企业收购了。
 
  周力:大家知道苹果,苹果是很容易保存的,但是橙子是非常难保存的,从摘下树开始他的品质就下降了,国外根本不说鲜果橙汁是怎么保存的,中国最好的橙子就是在赣南,赣南当时就种一个品种,就是11月20号下来的,在这个时间段国外的橙子是不敢来国内卖的,国外的橙子一年有六个月的时间都有鲜的橙子下来,等到赣南的橙子卖掉以后国外的品种就加来了,这样的品种榨汁也很好我虽然现在解决了赣南脐橙榨汁的问题,我们建了14万平米的工厂,现在全部都停在那里,大概到11月20号开始榨汁,榨汁榨到1月份,那个发展就是要靠新的品种来做的,这也是很有意思的。
 
  提问4:主持人好,各位董事长下午好,我是北京一家生物医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所以我想问一下吴玉霞吴总,有这么几个问题,可能问题问的比较具体。刚才您提到了一个国企专利药,国企专利药即将到期以后他可能会面临一个跳水价,如果这个跳水价来了以后可能还没有到跳水价的时候就有其他的一些小厂模仿,我认为如果这个时候其他小厂模仿,因为是侵权了专利法,这个时候是不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处理。
 
  还有一个,就是说如果我们快到期了,我们花了那么多的成本投入在里面,快到期以后我们有没有什么一点具体的措施,能够让我们利益可以达到一个最大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问一下我们国家目前来讲,有没有针对快过期药物的一个定价的支持或者是相关的规定制度或者标准。谢谢!
 
  吴玉霞:先说仿制药到期的问题,现在是这样的,因为中国的药品审批制度,最近一直在改革,在缩短时间,但是还是很漫长的,在2015年之前没有做改革的时候,有一些品种就是一个防止要估计能藏到十年,作为积压品种前段时间也是在沸沸扬扬,包括在人大会上也有很多人呼吁,所以在国家的药品审评中心,我们一般简称CDE,他们也是从他们编制一百多人,现在突增到了600多个科学家在做审评,解决这些积压的问题,所以他也在整个审评里也提到八项重大的改革,可能会有一些很重大的变化。刚刚提到专利的问题,因为药品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即使他去仿制,按照人家原研的品种去仿制,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可能我们这个行业经常可能说的一句话,叫做一致性评价,就是说这个品种你要仿制跟原研,我们过去说吃国产药不管用,或者一看这个产品是国内的,就觉得这个药没有原研好,如果家庭条件许可的话还是选择进口药,这个也是一直摆在我们做医药行业人面前的困惑问题,这个在美国很早就解决了,仿制药跟原研药就是一个字“同”,必须是一样的,所以现在也出台了很多政府指导原则,他这中间会看研究专利,大概什么时候到期,一定是提前介入研究这个东西,这个时候他没有上市,不会受专利影响的,当然了也有一些是做,就说这个专利非常的比较难以规避掉,也有的人就是说对这个专利进行研究,他提前上市了,虽然是仿制药,他可以做改良型的,在原有基础上做创造性的东西,但是最后的活性成本跟原研是一样的,也可以做这样的尝试,所以在这块刚才讲的断崖式的价格下跌是无法规避的,所以在国外的话,各个国家也不一样,对即将到期的专利核心化合物,核心专利都会做一定的补偿,做一些延长,另外刚才提到的,如果是原研药的话就可以列入制剂,我作为一个标准,你要仿制的话一定仿的一样。我们在国内做的一些仿制药,我们近期有一个抗肿瘤药拿到了美国的标准,如果他们在做仿制可以以我们恒瑞的品种作为标准。
 
  刚才讲的第二个问题怎么维护我们创新,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个事情,就说我有我自己的创新品种,我为了延长我专利的生命周期上面是有一定的规划布局,从项目最初开始有思想的时候,就一直在不断的规划,但是有一点确实这个有个困惑,就是我们国内的现状,特别是像明星企业,特别我们创新企业,这个产品一旦公布的话,这个东西不可能申请专利的,靶点一旦公布的话有很多东西都围绕这个东西,也围绕我们的专利布局,本来我们在另外一个发明点上我为了延长我的生命周期,我可以延期申请,现在逼迫我们提前申请,这是一个事情。另外NPE还有专利流氓,他没有进行实验室,这都是我们用到的事情,我们都有诉讼案的,他没有实验室,但是他可能在业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然后就可以自己做一些药,因为我们的专利审评制度还是审一些文献资料,并不是对数据的溯源,数据的真实可靠,这个时间数据的真实可靠也没有一定的体制保护,我们这块也挺深刻的。
 
  提问4:还有针对快到期的药品有没有什么定价的相关政策。
 
  吴玉霞:应该现在没有,大家都在导论,因为中国的药价是挺敏感的问题,一直在医改里面不断的有各种模式,最主要是政府希望我们老百姓能吃到安全的药,吃到低价的药,维持整个医疗体系的治疗成本,所以这块目前应该是没有什么,反正应该是唯低价论。但是现在招标公开的话,这个价格已经有一个最低价的话,现在因为有网络,下次再竞标的话拿出最低价你只能比他低不能比他高,这是我们现在制药企业的困惑,现在制药行业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东西,包括像我们博士团队都是上千人,当然不好规划为一体了,包括专利的申请量,我们专利的申请按单品种上市的,所以围绕这个品种的话,可能十几个到二十几个专利应该算是比较多的。
 
  提问5:主持人和各位领导专家好,我来自京东方的一名基层的专利从业人员,我想请教我们华为的宋总还有美的的向总。是这样的,刚才宋总也提到一个事情,就比如说现在咱们国内专利判赔额比较低,现在国内专利数量和质量不够,像我们企业这几年专利申请数量也很多,像向总在过程中也提到我们企业经理过跟随和领导这么一个转型的企业进步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不知道两位领导对于企业专利申请中的数量和质量怎么去平衡,因为这个数量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成本,向两位请教一下。
 
  宋柳平:第一个衡量一个公司专业的能力或者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在工业标准方面其实就是两项,第一就是在欧洲、美国、中国三地综合授权的专利质量和数量。第二个就是在核心的主流的国际标准中拥有的核心专利在欧美中的授权专利的质量和数量,其实就是这两个标准,然后这是第一点,所以你如果说你要具备全球的竞争力,你就按这两个去谈,如果是工业标准行业的话,非工业标准行业是另外的衡量方法,然后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说我自己的看法,就是说其实一个企业在初期阶段,专利的数量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为基础的话,其实很难谈高质量,因为其实专利在你发明的时候,往往你可能不一定能够准确的预测他未来的这种商业价值,不一定能准确,所以他有一定的或然性,这是为什么在初期企业,专利的数量也是挺重要的,但是如果说一个企业他的专利数量过了一个门槛以后,其实数量就不重要了,质量更多了,所以这些其实都是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就是为什么数量和质量其实也是在不同的阶段,他是同等重要的,原因就是专利数量是一种威慑,专利质量是一个打仗的基础,比如说我有一万件授权专利,其实竞争对手是很难用专利来收拾我们的,为什么?因为他如果在收拾我之前他必须要分析完一万件专利,在欧洲和美国分析一件专利的代价是多少,大概一万美金以上,所以没有哪个企业是傻瓜,会花钱分析一万件专利的,但是他不分析他也不敢干,因为他干了不知道你用什么武器来干的,但是真正干仗的时候不能我有一万件专利,或者说收费的时候你说我由一万件专利你交钱给我,你得说你哪个产品用了我的专利给我交多少钱,所以真正打仗的时候专利的质量要核武器的,这是商业竞争过程当中你要怎么样更好能够的保护你自己,更好的获得价值来做一个取舍,所以我觉得片面的强调数量,片面的强调质量都是做过的。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专利已经没有什么了,我现在拼命要砍下来的是数量,要把质量提高上去,这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角度。
 
  向卫民:我认同宋总的观念,所以他讲的我不重复了。前面我也讲,可能大部分来的人是进行知识产权专利管理工作的人员也很多,其实数量跟质量跟每个公司的发展阶段不同,他其实还有一个作用,如果你这个公司以前在这个知识产权工作刚刚开始起步,确确实实数量是很重要的,美的他的最早专利只有九个,那时候只要凡是申请专利我们就对员工说,上面批复你不用管,只要你能提出有专利,你的行动来促实质的推进,当时大部分的是外国人的专利,外国人的专利多少技术含量大家都知道,有的也很高的技术含量。我刚才前面所讲的压缩机,一件外观专利都没有,全部是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所以这个是跟不同的阶段,企业发展到不同阶段和我们知识产权管理开展的不同阶段,都是密切相关的。第二点也要说清楚,就是跟专利是知识产权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我们谈专利很重要很重要,其实孙总前面讲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是要综合有某几个方面是可以的,但是他建立市场的综合竞争优势不是一点决定的,所以怎么样我们的专利管理,我们知识产权管理很强,我们公司也有很强的知识产权专利怎么转化成价值,第二个其他的方面都做起来,归根结底是企业发展好,而不是我们某一点做好,某一点做好可能是我们的基础工作,但企业发展好是我们追求的结果。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抱歉了,因为我们还有下半场,所以下半场嘉宾也是非常非常的给力,所以如果我们有问题还可以接着下半场来进行。
 
  我接着要说的大家也想到了,首先我要在这里感谢我们在座的四位讲演嘉宾,分享了他们在创新方面,包括企业方面等等的经验,我想我们各位抱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最后我也感谢大家,因为今天我们的会场保持的非常非常好,也感谢大家对我的宽容,因为我毕竟在这个领域也是有点,今天有点班门弄斧了,希望大家也能够理解,谢谢大家。
 
  (休息)
 
  张平:尊敬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们下午的下半场是由我和五位来自企业的嘉宾共同来去讨论专利的助力实体经济这样一个话题,我想这样一个话题应该还是我们说一个旧话题一个新提法,我们记得两三年前我们提倡互联网+经济,现在我们重新提倡实体经济,但是我们用专利来做引领,所以我们本场话题是叫专利助力实体经济,我们来自的都是全球顶级企业专利部门的负责人,相信本场会给大家带来非常精采的激烈的头脑风暴,还有他们丰富的经验。我先介绍一下我们主席台就坐的嘉宾,从顺序这样依次介绍过去。首先是来自微软中国知识产权专利部总监马健女士;第二位是来自日立(中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中心总经理塚本正志先生。地三位是来自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方先生。第四位是联想集团全球法务知识产权总监陈媛青女士,第五位是来自西门子专利检索及信息部部长Gerold Frers先生,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来到我们现场。
 
  我们时间是四点钟到六点钟,我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首先我们可能要依次请各位嘉宾分别讲一下他们各自的经验,我们也会留下充分的时间给大家提问,也请我们下边的来宾要积极的跟上他们的思维,捕捉他们的火花,把问题准备好,相信我们在提问的环节会更加精采。首先请一下微软专利部的马健女士来讲,因为从我自己的了解,我跟微软公司其实接触也很多年了,大家都知道微软在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也是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里面给中国很多经验的企业,但是他早些年更多的都是在版权这个领域,在版权保护他更多的也是闭源的模式,后期我们看到开源模式兴起以后微软也开始并入到开源模式里面,微软的开源跟其他公司开源还是有区别的,再后面看到微软加入到跟通信企业合作,包括微软也开始进行专利的检索,同时微软也在跟诺基亚进行合作的期间也并购了诺基亚很多的业务和专利,我们今天就有请到微软专利部的总监,我刚才在下面跟马健女士沟通的时候她也说到,他们这个部门是新的部门,可是他们之前也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进行了专利的部署,比如我们从1990您开始到现在也已经有将近20年的时间,所以下边我们就有请马健女士介绍一下微软的专利情况以及他们在开放创新里面的经验,有请。
 
  马健:谢谢知识产权年会以及张老师给微软的这个机会,觉得今天这个话题也很及时,因为最近大家一个劲听到全球都在经历所谓数据化转型,以及数据化转型和AR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现在大家可能这两年也了解到了,微软自己也在经历一种商业化的转型,从以前像张老师提到的卖软件,卖Office这些软件,到推广各种的云服务,所以从卖软件到卖服务是很大的一种,比较根本性的这种转变,尤其是现在云的环境里头,有各种新的挑战,数据的安全性、合规性还有他的主权性各种私隐性,各种新的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做法律在做知识产权有更多的灵活性,创造性,怎么能帮助公司的企业或者商业的转型。我们这几年在知识产权的这种主导思想,就是说我们觉着就是说知识产权对公司起码对微软来说,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商业模式,但是在微软今天他的环境里,知识产权可能最好的效益就是帮助我们这种商业转型,比如说我们用我们的知识产权帮助新的产品和服务落地,用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桥梁与其他的合作伙伴以及公司之间搭个桥梁起个桥梁的作用,而且也用知识产权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机会,这种努力体现在我们这几年跟其他公司签的IP和商业的交易,就是说形成这种交易,包括米,还有联想,还有一起丰田其他的公司,大家可能也了解了在这些交易里头他又有许可的部分,又有微软云的部分,还有购买专利的部分,所以我们就是试图努力用我们知识产权达到更合适的更有利的这种帮助公司的商业转型。还有一个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在这种努力下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个最新的产品计划,叫Azure IP计划,它的目的是Azure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降低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这个PPT概括了一下这个项目的三个要点,他的精华,我简单把这三个要点重复一下,然后大家如果有问题,会谈结束以后我愿意跟大家继续交谈。第一个要点就是赔偿,一般来说提供服务或产品,一般都是有一定程度的赔偿,用来保护他在这个产品或者服务中IP索赔的保护,但是我们这个不同的无上限的赔偿,一般来讲在业界很少有无上限的,就像我们客户说是非常厚道的一种保护。第二个就是说专利挑选,微软专门放出了一万件专利,然后让我们这些顾客里头如果受到,因为我们的云技术而受到IP侵权诉讼的时候,你可以从里头买来保护自己,而且就是我提醒一下,这个可能是最有效的作用就是阻止的作用,就是说大家要知道你背后有一万个专利可以靠这一万个专利,也许就不诉讼了,就不提诉讼了,所以这样提醒一下,大家可能也知道几个月前,平安共享单车,就是因为这种IP侵权诉讼把IPO都停止了,所以我们觉着这个保护项目,尤其是中小企业这种创发企业非常合适。第三个就是有点(英文),也就是说进入许可,如果微软在向NPE卖专利的情况下,我们的客户会自动的拿到许可,这样避免将来转过头来对我们的顾客做起诉,所以这是三个要点,就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从这个PPT可以看到我们在知识产权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我们对我们顾客的承诺,我们想在最大程度上的保护他们,降低他们的风险,让他们更专注于创新创造,为人类提供更好的产品。
 
  张平:谢谢马健女士,是这样我们看到微软的专利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他们位阶比较高,我们北京大学是在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发布了一个涉及到互联网八个领域里面专利一个全球前20名的一个观察报告,我们在这份观察报告当中我们也发现微软往互联网安全,还有云存储,还有通讯和传输等等其他方面的专利都非常的优秀,排名也在前边。刚才马健女士也提出来一个涉及到云专利的侵权问题,赔偿的问题,以及许可转让的问题,我想如果后边有时间我也有好多问题需要去请教,因为像在云专利这一块首先我们看到专利是怎样去写,这是一个非常有技术性的一个问题。同时云专利的侵权认定也是很特殊的,因为这个云存储是存到哪里,他的地点在什么地方,构成侵权认定我们肯定也要有一些证据和事实,所以要主张权利,有了一些特殊的考虑。还有一个我们看到云存储这里面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涉及到安全技术,刚才马女士已经提到,所以我们看到像云专利包括以后区块链这种专利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专利的侵权认定赔偿,包括转让,包括专利整合运营都是非常特殊的,我们期待讨论的时候再展开。
 
  下面我们就有请来自日立公司专利部的总监来去讲一下日立公司的专利情况,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专利实施前20年的时候,在中国专利局的排名几乎全部都是日本的企业,像日本的松下、索尼、日立他们都是申请专利,甚至一个企业比一个城市的专利申请总量都还要高,甚至我们看到就是我们把所有的国企的专利加上都还不如日本一个企业一年申请的专利件数,所以我们说日本的企业在我们专利法实施的前20年时,给中国很多企业也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们在后期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们经济转型,他们在专利运营上也做的非常好,就我自己得知,最近日本很多的大企业,他们也把他们之前闲置的专利也都进行了专利的组合,然后重新也可能会成立一些新的机构,所以在未来我们看到在专利经营方面,日本的企业会更加活跃。下边我们就有请来自日立公司的专利总监给我们带来他们的经验,有请。
 
  塚本正志:我是来自日立公司的塚本正志,今天我来讲日文,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日立的情况,另外介绍一下从我们创立之后到今天,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之中都有怎样的知识产权战略。
 
  首先大家看一下日立公司的情况,1910年日立创立,大家看一下主要的指标,如图所示,具体来说销售额2016年财年达到了91622亿日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5873亿日元,在全球范围之内员工的人数大概是30万人,公司的并表企业有864家,下一页。刚才已经说过了,日立是1910年是作为一家矿业公司的机器修理厂成立的,当时建立在日立,所以叫日立。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价值观,核心诚实开拓者的精神,使命是通过发展优质原创的技术,以产品的社会做出贡献,现在我们在全球范围之内已经有30万的员工,在当时是一个创新的企业,是创始人自己做发明,他说到了发明就是工程师的生命所在。在我们不同的发展阶段里头,我们所开展的IT战略是不同的,其实有人已经提到了在上一个专题,大家都很了解,大家都知道爱迪生他曾经谈到了有关的知识产权的层次,第一个是处于防卫的地位,也就是能够不让别人对自己发起诉讼,第二个是要使成本更加的高效,减少申请和维持的费用,第三个是获取价值,这里头包括向其他的公司提供许可等等来获得收入。第四个层次是把机会进行整合,把业务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来一体化,最后是塑造未来,形成未来的情景。
 
  刚才提到了五个知识产权工作的层级,从创立之初到今天,我们可以来分一下都有哪些阶段,1910年,我们更多的是要研发相关的技术,而且不断的增加专利申请量,也许属于刚才提到第一个层级,大家可以看一下是蓝色的这条线,是我们在日本所提起的专利申请量,从创立之初一直都是持续增加,最多的时候超过了两万件,在此之后因为美国出台了轻专利的做法,我们就转变了方向,从1980年开始,从追求质量走向提高质量,而且在此之后韩国、台湾的企业,他们不断的发展,我们通过向他们进行授权许可来获得专利的收入,属于第三个层级,现在我们的第四个层级,大家可以看在下面,我们目前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刚才已经提到了要能够使机会得到整合,业务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实现统一,今后大家都知道是IOT的时代,我们要从第四个层级进入到第五个层级去塑造未来,所以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未来,使知识产权得到更好的发挥。
 
  张平:塚本正志先生要我给一点评论,我觉得非常高兴,因为在我们刚刚颁布的报告里面我觉得有一点,专利助推实体经济我们看到下面的竞争点,恰好也就是日立的优势,就是在液晶显示屏上,因为我们下一代手机无论是叫手机也好还是终端机也好,会是全新的跨越式的,完全不像我们现在随身携带的电脑和手机的模式,可能是卷曲的、折叠的也可能会是虚拟的,但是在下一个实体的,就是人的终端机这种实体的产品的竞争上,液晶屏或者是叫那块显示屏将是一个非常激烈的一个竞争点,我们就看到日本的企业其实在这个方面有相当多的积累,也就是无论我们这块屏变到一个什么样的,他的那种基本的原理还有基本的专利是不变的,所以我们也非常的注目在未来一段时间向日立以及向松下和索尼这些,在早期电视屏非常强的具有专利优势的企业,他们下一步可能会有新的研发,同时也会有一些新的专利经营这种模式。
 
  我刚刚在南京也是国资局的一个培训班,就是讲的我们未来在专利这方面竞争的趋势,我当时也预计了一下,在终端机的显示屏上将会是新的竞争点,当然其他领域也是一样,比如像互联网安全、云存储、人工智能这些,但是我们今天讲的话题是叫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我们就是要有一个产品,我们看到的不是软件的专利,我们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真正的技术的一个专利,技术产品的一个专利。
 
  刚才塚本正志先生也提到,他们这个企业在不同的时期是有不同的专利战略,我在这里面也就评论一下,不同的历史时期专利战略是不一样,同时不同的企业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像高科技企业,向以软件为主的专利战略和我们看到以产品,还有更新换代特别频繁的专利战略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到今天台上的代表也非常有代表性,就是我们有来自于向日立这种传统的,真正有能看的见摸的着的实体企业,也有软件的虚拟技术的,我们看到更多是商业方法、商业模式的专利创新性企业。我们塚本正志先生后面还是要继续还是等下一轮?
 
  我们就有请到我们是国内的一个新型的这样一个产业的公司的技术总监,是来自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上个星期大家知道在亦庄刚刚开完机器人大会,在去年机器人大会上我们北京大学就发起了机器人法的论坛,去年是第一届,今年我们又开了第二界机器人法,我们是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现在已经铺天盖地的来到,我们很快就能感受到他的产品,但是他能不能服务于我们很好的在市场当中提供他们的产品,还有待于法律和政策,比如说无人车,无人车要想上马路必须得修改交通法规,必须得修改保险的这种法律,所以我们也看到很多人工智能的产品他是一种全新的,在这些领域里面我们就看到说中国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机会,我们在传统的经典的产品里面,可能我们不如很多国际上在先崛起的专利巨头,但是我们在人工智能这个里面可能我们还会能够有一点点跟上国际的脚步,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从一开始就做好知识产权的战略,或者我们今天的话题叫专利战略,我们想中国可能在这一领域的企业会有主动性的,会摆脱之前我们很多企业都是在用那些大公司的,给大公司交专利费的企业,因为我们总是作为被许可人,如果在新型的产业里面,我们做好专利布局,做好技术标准的战略,我们可能会跟大家一起进步。我们也都看到像新松公司他在标准这个领域里面非常见长,很早就意识到标准战略和专利战略的结合,我们就有请我们新松公司的徐先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有请。
 
  徐方:大家好,我是来自新松机器人的,因为我们最早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最早还是做工业机器人,但工业机器人实际上你到工厂去看吧,他实际上就是手臂,并不是像人的设备,在最早的时候,我们实际还就是一个是做工业机械臂,另外一个是做我们叫移动机器人,就是说这是在工业里头用的两种最多的,还有就是说在半导体里头用的真空、洁净的机器人,这三类都是在产业里头用的,这个是公司早期做的这方面的业务,后来公司说的在除了制造业里头用的这种机器人以外,我们也做一些服务机器人,就是说在非制造业里头用的机器人,比如说在餐馆里头,在医院,还有展览馆,包括我们这种会议大厅里头,他可以做一些讲解这一类的机器人。从专利的角度或者从标准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就是说首先就是说公司在专利这方面一直很关注,就是说在机器人的这个专利上就是说的核心这部分,尤其是在机器人的大脑,就是控制系统这一块就是说的我们一直做相应专利的布局,对于这种标准来讲,就是说把这种专利,就是说逐步的能够进行标准化,现在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说是智能性的机器人,比如刚才说到的手臂和视觉还有力觉的结合,就是使机械手或者机械臂越来越像机器人,和传感器的结合还有人工智能的结合,就是这类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块就是说我们一直在一些新的机器人的标准,包括比如说力觉的机器人标准还有带有视觉机器人一些新的标准,同时就是说在我们公共服务机器人这类的标准上,我们就是说一个是中国的标准,另外一个就是说国际标准上的这方面参与。尤其实际上从国内来讲,我们就是说和全球他的机器人分类,也不完全一样,总的工业这块分类比较一样,但是在新的机器人种类上,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一些人机协作,比如说一种复合型的,就是这一类的标准,就是说这块,包括说我们最近提出来的公共服务类的这些标准,在这一块就是说目前全球的标准这块还没有分类,从机器人分类来讲,这个部分最重要的部分也还是有产业的支撑,才有标准,才有这一类或者相关的标准这方面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在新的产品上,我们如果是注重这种专利,另外也是提出来一些新的标准,从企业标准到国家标准再到国际标准这么几个方面,包括我们提出来的就是说一个模块化的机器人,这个也是我们新提出来的这些方面,总的来讲,对于机器人来讲,在产业里头相对来说,因为他时间比较长,标准或者专利不是非常的重要。在一些民生领域里头,他的专利或者标准这块就是说由于他服务的量比较大,就是说的面向消费的情况,这种标准越来越重要,公司在这些方面都有相应的提前布局。简单我就先介绍到这儿,谢谢。
 
  张平:谢谢徐先生,人工智能产品里面的标准跟我们普通的产品可能还是有一点区别,我们传统的可能标准最活跃的是通信产品,然后我们看到有一些像其他领域,像食品,像我们日常生活用品这些标准都不太一样,但是涉及到专利和标准的这种关系问题上,通讯产品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也就是最有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人工智能这里面到目前为止我们这边接触到的,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他们现在还基本上都是处在一个,如果是一个初级产品可能跟传统产品的标准是一样的,更多的是考虑到安全。还有进一步的强人工智能的标准更多的还是在伦理、道德会不会对自然人构成伤害,会不会对人类有威胁,是在这里面考虑问题,所以我们想中国很多企业如果做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能分成三个层次,人工智能他跟我们产品的责任标准密切相关,标准就是做一些安全的问题,还有责任的问题,还有一些是强人工智能,还有超强人工智能,超强人工智能还是有一点距离的,很遥远的,但是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了,所以我们也看到说在中国的人工智能这个企业的发展当中,一定要是先去要跟上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我们北大有一个研究小组,我们研究小组研究标准问题是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也已经有16年的时间,然后我们当年大家都是有一个口号,就是说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专利,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我们研究到今天已经不是这样的说法了,说明超一流的企业卖什么呢?我们说一个是标准还有一个认证,他有品牌在里面,如果你最终没有标准,你做到最后都是贴牌,在市场里你的品牌就没有了,没有品牌的时候你的企业还是存在OEM的情况,做外包就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们说所有企业无论是专利在内也好还是其他什么战略也好,最重要体现在品牌上。我们下一位是联想的总监,我想他会在这方面给大家带来一些他们企业的一个成功经验,他不仅仅在专利上做的非常好,联想在品牌保护上,在版权保护上,包括在商业秘密的保护上,他们总体都是非常出色的,在中国应该是给中国企业做了一个榜样,我们下面就有请陈媛青女士,大家欢迎。
 
  陈媛青:谢谢张老师给的机会,也谢谢张老师的点评,我觉得过奖了,确实很惭愧。首先我觉得借这个机会介绍一下联想主要还是专利方面的战略,结合今天的主题,是专利助力实体经济,实际上这也体现了专利在联想整个业务当中的定位,在联想里面我们对专利业务和职能来讲能够助力公司的发展,助力公司发展体现在几个方面,可能跟行业里面现在人所说的比较热的,尤其在中国圈里比较热的专利运营来讲可能会稍微有所不同,就是对于联想这样的实体业务公司来讲,联想产品需要销售到166个国家,需要把我们的产品变成利润来体现公司价值,专利首要的任务应该是确保公司业务在全球的发展,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就是专利不能成为公司在海外拓展或者在国内业务拓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障碍,所以这是我们对专利定位的第一个价值体现。
 
  第二个通过专利或者是专利技术能够为联想的产品形成竞争壁垒,利用专利或者是专利结合法律的一些手段,能够让联想的创新产品在市场上领先竞争对手的一个周期或者两个周期以上,这是第二个定位。
 
  第三个地位是专利运营这个概念,需要实现它的经济价值,直接体现在帐面上的收益,第三个价值就是专利的应收。结合这三个点,联想的专利基本上刚才华为宋总提到的标准发展过程,我们整个联想的专业团队成立于2001年,成立之后2001年到2005年之间实际上也经历一个基本的标准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积累数量,提升质量和追求价值的一个阶段,2001年到2005年之间主要是积累数量,在那里面我们也会跟先进的公司合作,包括IBM的副总裁,以及包括三星、松下、日立等等这样的公司跟他们学习,快速的提升自己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专利领域积累,在这个阶段我们在2002年,2001年成立到2002年2003年很快进入到了全国专利申请发明前十的位置,在那个阶段进入前十很位置两三百就可以了,现在要想进入到前十得三千起步,这是我们很重要的战略目标。
 
  从2005年开始,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给联想带来了联想在PC领域可观的资产,在这个阶段从2005年开始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开始,从中国走向全球,专利另外一个核心目标就是我们产品在海外销售是有安全运营的空间,在2005年以后到2010年这个阶段,我们专利核心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提升质量,第二件事情就是用并购的专利和我们积累的专利来确保我们的业务在全球160多个国家的一个拓展,确保我们的产品不受专利问题的困扰。所幸的是截止到目前,通过一系列的专利或者法律手段的结合,截止到目前我们在PC领域跟我们大的竞争对手之间没有发生大的专利诉讼,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许可,包括像刚才微软的马总也提到的,我们跟微软之间也在去年签了一个很好的交叉许可的一个专利许可的合同,所以这是我们在2005年到2010年之间的一个专利战略的重点,从2010年开始随着智能设备、互联网+这些技术的拓展,我们重新梳理自己知识产权战略,核心目标就是攻防结合,价值驱动攻防结合,所谓价值驱动回到专利的原点,刚才华为的宋总也提到了,专利的核心价值还是要实现经济利益,所谓价值驱动的核心观点就是在我们所有做专利的相关的事情,包括专利的申请,包括我们后面一系列的专利诉讼也好许可也好等等的动作,要围绕着专利是否能够给公司带来价值来出发,所以这是第一点。
 
  第二,攻防结合,攻防结合其实很好理解,在我们强的领域里面可能我们会要加强我们进攻的步伐,在稍微弱的领域要以防守的姿态去快速的积累,一直到现在我们在价值驱动攻防结合为重点来做我们专利的战略。刚才张平教授也提到,新松的徐总已经提到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已经铺面而来,无处不在的谈机器人的概念,包括在7月20号确实是很巧合,7月20号国务院发布了在人工智能领域里面发展的一个纲要,同一天联想也在上海开了我们第三届的联想技术创新大会,这个技术创新大会的主题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这个爱就是AR,AR这个人工智能我们聚焦了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智慧办公,第二个方面是智慧生活,第三个方面是智慧的社会,智慧的社交,聚焦这几个方面联想也发布了一系列面向人工智能的产品和未来的技术发展计划,所以回到专利助力实体经济,专利助力公司业务发展这个话题来看,我相信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铺面而来,随着人工智能未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专利战略也会随着做调整,比如说人工智能领域覆盖那么广的技术,覆盖那么多形态的产品,以及包括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已经跨越了不单是专利了,包括像开源的问题,包括像著作权的问题,包括像版权的问题,怎么能够结合和专利的手段结合,来共同饱和AR这个领域的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我相信在下一步联想可能他的知识产权战略会围绕这个来做一些新的挑战。
 
  张平:我想从陈总发言里面大家一定要记住八个字,企业的专利一定要攻防结合价值驱动,攻防驱动大家要知道攻是什么呢?攻就是进攻,当你要拓展市场的时候你必须要有专利,你不论是拓展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所以今天我们很多企业都在去参与“一带一路”,我们要走出国门,走出国门你没有专利的诉讼,我们并不一定提起诉讼才叫攻。所谓防就是你要防住市场,本来你还有市场,但是如果你没有专利你的市场就丢掉了,这是我理解的攻防结合。价值驱动确实是这样,申请的专利一定要有价值的,没有价值的专利就不攻自破了,这种价值可以把它放在你的产品里面,让你的产品更有竞争力,你可以把他放在你的专利组合专利池里面,让你的专利池更加强大,看起来非常可怕,你的对手不敢轻举妄动,同时我们说有些专利也可能会说,看起来我们就是为了一些数字,我们就是仅仅为了获得寻租的政策、优惠,为了奖励我们积累了一些专利,这些专利有没有用呢?这些专利也是有用的,但是要看你怎么去用,所以现在如果要参与今天中国都在进行的专利经营,你要把很多专利进行组合,你要把很多有价值的专利,和防御性的专利你要怎么组合起来才能综合运用,这是陈总他们作为一先行的企业,非常有经验的企业提到的经验,另外像AR人工智能这个领域里面,专利的战略会有所变化,其实我自己的感觉不仅仅是专利战略了,当你做人工智能产品的时候我们公司法务人员不仅仅要给他专利对策,同时还要具备对于各种开源许可证的了解,同时还必须要知道我们商业方法和商业模式这个专利的特殊性,要知道国内外的政策,同时还要知道商业秘密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企业都开始利用商业秘密这个武器了,所以AR的战略他是个整体的战略,不是说仅仅就给一点点专利的建议就可以了,特别是到最后诉讼的时候,你仅靠专利是不可能打大胜仗的。
 
  联想可能最近也在国际上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像337调查等等,像337的诉讼有很大的一些空间,就是说完全可以透过我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能够去进行预防,或者是我们能够变被动为主动。
 
  我刚才提到像商业秘密这个问题,这个是新的一个对象,很多国际性的大企业现在开始,因为他们在提倡开放创新,在提倡专利和著作权的一些,我们叫什么呢?我们叫保留权利,但是不收取费用,然后联盟成员给予优惠,所以他专利和著作权已经变成一种联盟的防守战略,但是这种时候如何去保护他的创新成果,如何保持他企业的竞争力呢,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和欧盟都开始纷纷的去修订他们的《商业秘密法》,然后纷纷把商业秘密提到更高的水平,所以在未来我们看到企业里面的专利部门,你们还是得要更多的去关注商业秘密的问题。
 
  西门子公司就在商业秘密保护这方面做的非常好,我也知道最近有几个重大的案件,他是专利跟商业秘密结合到一起的,但今天我们请到的西门子公司的专利总监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统领他们全公司的整个知识产权,包括海外的诉讼,至少可能是在公司的专利部署上,他们做的是非常好的,西门子公司应该是在欧洲的或者德国的企业里面是独树一帜的,多少年来一直保持他的这种优势,特别是中国我们有很多西门子的产品,尤其是在医疗领域里面的产品,所以在医疗里面这个专利的部署西门子公司也是非常领先的。
 
  刚才陈总也提到,他说企业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专利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要有所变化有所调整,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法律的问题,AR肯定首当其冲就是隐私保护或者个人信息保护,但是我们看到其他很多传统的产品,如果你要是加入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里面,也会同样有这个问题,有的是技术本身就带来原罪,就是你只要用这个技术他就违背法律规定,你只要用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就违背法律的规定,这个我不再去展开了,我刚刚在其他的会上已经说了,我们搞技术创新的企业一定要注意,我们科技人员可能不会去想到,我们只是想把这个技术趋于更加完美,我们做一个研发,但是做到最后你可能说,只要技术一诞生一应用就违背法律规定,违背《网络安全法》怎么办?所以我们看到说西门子公司的产品里面也是这样,西门子在做大数据的时候做的非常好,特别是他们的医疗数据,他们在医疗仪器里面本身他就做数据处理的功能,所以他们的专利一定是非常特殊,品质非常优秀的,不仅仅是说一个结构一个功能,我有什么样的改进他去申请专利,所以他那个专利里面是一个系统的一个整体的保护,所以我们就有请来自西门子的专利总监来给我们带来他们企业的经验。
 
  Gerold Frers:非常感谢张老师所做的介绍,很荣幸出席今天的会议,我已经有几年出席这样的大会,这已经第七次或第八次来出席这样的年会了。西门子是一个很大的公司,很知名的公司,现在有34万员工在全球工作,而且我们进入了190个国家,西门子的品牌全球知名,我们从事方面的工作有电动化和自动化,这是新的领域,他其中也包含了移动性,健康医疗,我们的口号就是终身敏捷,这就意味着我们非常的自豪,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我们有很高层面的工程内容,公司的创始人大概160年之前创立这家公司,像微软是在一个车库创建的公司,在德国,当时他们有很好的点子,是工程师第一个发明的,就是于电动的机械相关的,多年以来我们的战略经历了转变,我在这家公司工作很多年,我们多次做调整,这种调整与全世界的变化有关,因为我们现在进入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有很多新的工具,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战略要不断的调整。
 
  下面说一下我们的专利部门,我们的专利部门是在全球都运营的,所以在全球都有运营,总部设在慕尼黑,我也是来自慕尼黑,我们工作人员数量有400多人是供职于西门子的知识产权部门,我们的重点是什么呢?主要是确保我们专利的权利,确保我们的点子能够转变为专利,使得西门子获得竞争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和发明人有紧密的联系,了解他们的点子,并且把他们的点子让他们这些点子获得通过公司申请专利来获得很好的保护,这些发明很大的一部分都能够获得专利的保护,和很高水平的保护,我们的战略已经实施了几年时间了,大家可能也观察到或者看到在美国或者欧洲或者欧专局或者德国专利局中,我们经常是申请人中名列前茅的一个,就是说专利的量相比我们更注重于质量,我们有400个专家专门管理西门子的知识产权,而且他们这个团队也会对商标进行注册,保护利用和防御,这是知识产权部门的三大职责,这就意味着我们有最好的点子来使知识产权资产资本得到最大化,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知识产权也意味着现金流,因为你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盈利,不仅能够保护技术,同时也能够盈利,来确保公司的盈利能力,利用这一点,利用知识产权,通过积极的实施专利许可来利用知识产权,我们有一个专门的许可部门,在那的同事都表现的非常好,因为没有许可我认为公司就无法存在,我们和其他的公司也会有这种合作来交流点子,来互相利用知识产权,来涵盖整个市场,最终的目的就是共同取得成功,防御就是为了防止西门子受第三方的专利方面的主张,减少这方面的主张,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主动积极的来进行这样的防御,这是很重要的,这是很必要的来解决知识产权的问题,否则的话可能节会出现麻烦,我的团队也正在做这件事,因为我们是负责检索和公司内部信息方面的工作,我们为我们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士做了很多的工作,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会帮助他们来自不同数据库的数据,当然这些数据的主要来源是各大知识产权局,今天上午我们也讨论过这一点,有很多的数据,增长量非常的快,我们需要有这种机器的帮助,因为光靠人工是无法去检索所有信息的,所以我们需要这种人工智能的辅助,之前也有人提到过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把机器人也集成进来,帮助我们进行日常工作,我认为通过人的大脑,以及有这种机器的辅助,机器人肯定也是我们通过我们的知识来进行培训的,这两方面进行结合,我认为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并且最后能够收获到很好的点子。
 
  下面介绍一下数据,我们的一些活动,在2016年财年,就是在10月1号开始到9月30号结束,这是一个财年的周期,上个月还是2016年的财年,这个财年我们全球获得了接近六万件的专利,也就是说每天会有34件发明出现,这都是知识产权部门同事的成果。在2016年也就意味着每天的专利量是16件,加在一起大概是有五千左右的件数,工程他们做的就是有幸的点子,并且希望对这些点子进行保护,我们就要去鼓励不同业务部门的同事来有这些点子,在德国我们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有专门的机制就是说工程师他会由于他们的点子获得报酬,我们还会有年度发明人这样的奖励措施,这是很好的激励的措施,有很多点子的人,或者有最好的点子的人,我们会为他们申请专利,我们会邀请他们来到我们西门子的总部,然后会跟我们的管理层归度一晚的活动,这个就是我们的一些激励的政策和措施。
 
  在公司中,我们在不同的业务部门如何处理知识产权呢?不同的业务部门都会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经理,他们会和发明人进行联络,进行联系,和不同的位于世界各地办事处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士进行联络,我们不可能说对于每一个发明人都进行具体的规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知识产权经理的这种职位,能够协调发明人和知识产权部门和专业人士之间的互动,我们西门子有不同的业务部门,其中一个就是企业技术在这个中间有很多的发明人,我们有这样的技术数,他负责这个数的就是我们知识产权部门总部设在慕尼黑,在美国也有办事处,在德国和欧洲其他的城市也有办事处,在日本还有中国等亚洲地区也设有办事处,我们有在北京和上海各设了两个规模比较大的办事处,在澳大利亚和印度,都设有办事机构或者办事处,这就是西门子的有关专利战略简要的一个介绍,也介绍了有关西门子公司的情况。
 
  张平:感谢来自西门子技术总监的报告,当然能够看到这种国际性的大企业,他们其实在公司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是非常成熟的,而且也是非常有秩序的,他说有个技术数,就是说直接的研发人员可能还不能直接对到申请专利的情况,他有知识产权经理人这样的管理。同时西门子公司也提到了激励机制的问题,就是如何奖励发明人,这个也是跟中国在前一段时间正在进行的职务发明条例也有一定的关系,前一段时间很多大企业都参与了起草和讨论,我们从西门子经验就能够看到,公司对于发明的奖励并不见得就是钱的奖励,可能会给予很好的地位,或者说一起座谈交流,甚至说让他出去进修考察,参加国际上的会议等等有各种各样的激励机制,但是未必是说一定是公司申请了一件专利就要给这个发明人什么样资金上的激励,因为什么呢?因为如何去申请专利,怎么样申请专利,今天我相信咱们在座的公司法务都已经知道了,那是公司的一种商业部署,是公司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决定的怎么去申请专利,而并不是说一个研发成果,一对一径向的去申请,所以说我们讲专利战略他还是里面有一定技巧的,包括我们说声东击西的专利你怎么给他奖励呢,包括我们说防御性的奖励你怎么给他奖励,有的时候我们一件核心专利可能会周围要部署十几件或几十件专利,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看到这个专利的发明人他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说公司会知道这个专利他的权重,就是在整个公司的产品和竞争上的权重,所以公司会自然有他内部管理的机制,所以我们在座的企业,如果要去想说我们一定要学一个某个大企业给员工发明人的奖励到底是什么机制,我认为不大可行,就是你一定要根据你自己公司内部情况来制订你相应的政策,这是我们看到我们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请到台上五位发言人,都充分表达了他们企业的专利战略。
 
  下面我们就进入到另外一个话题,下一个话题是关于国际纠纷解决的问题,就是国际诉讼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台上有两位是中国的企业,有三位是国外的企业,我们中国的企业可能会说当走出国门的时候,甚至我们说在中国的市场里面,因为我们是开放的市场,也有跨国公司跟我们一起竞争,所以在中国的竞争或者是走出去的竞争,是不是遇到了一些专利的诉讼,国际的纠纷,我们像联想、新松公司你们有什么样的经验,或者你们有什么样的困惑可以去讲一下。另外三个来自于国外的大公司,我们看到他们应该在国际上早就涉及到专利的诉讼,他们有什么经验,或者有什么可以对中国企业来建议的,或者是说有什么样的感想也可以发表,所以我们下面的环节就先请两位中国公司来讲一下你们的情况,看看你们两位谁先来。
 
  陈媛青:我先介绍一下联想在这方面的现状,谈不上经验。如果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当中遇到专利纠纷处理的话,我们现在最恰当的状态还是在路上,所以还不能谈的上经验,但我觉得可以回到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出发点来讲,我觉得有两个原则来解决我们产品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一些知识产权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尊重游戏规则,所谓尊重游戏规则实际上从很多的案例,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好,还是说其他公司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专利纠纷也好,还是说收许可费也好还是等等的原因,实际上我觉得套用一个很俗的话,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很多东西,所以你必须要尊重游戏规则,不要抱着侥幸的心里走国际化的道路,正是因为这一点,比如说我们的第一个国际化的步子走出去的时候2005年,我们希望PC业务从国内推向全球,把PC业务带到全球国际化过程当中,我们购买了IBM PC业务,这里面实际上其中一个很重要所获得资产或者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去获得PC领域高价值的专利,包括数量方面和包括质量方面都是很好的一个专利资产包,正因为有了这个并购所获得的高数量和高质量的专利资产,依托于这个资产包以及联想自身积累的专利,我们充分在这个行业里面尊重游戏规则尊重知识产权,去跟行业里面的竞争对手去做交叉许可谈判,所以在我们国际化,刚才提到PC的国际化过程当中,我们跟竞争对手之间没有发生大的专利诉讼,没有受专利的竞争对手给我们带来大的困扰,这是尊重游戏规则。但是在后续的,我们国际化的过程当中也充分尊重游戏规则,包括业务的购买和包括专利包单独的购买,大家可能也都了解,我们在2014年从NEC购买了3800件在3G和LTE方面的技术专利资产,同时也向一些专利运营公司购买移动通讯领域方面的专利,这一系列的购买,实际上都是为了充实我们自己自身的实力,尊重游戏规则,能够为自己的业务,包括手机也好,包括PC也好,包括服务器也好,在国际化过程当中能够扫清障碍,这是第一个原则充分尊重游戏规则,尊重知识产权。
 
  第二点,我觉得尤其对于中国企业来讲,第二个原则,我觉得应该是说还要善用国际规则,其实我们包括在日常跟很多想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交流的过程当中都谈到一点,就是对外界的,尤其要去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是那么了解,其实这个不了解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困扰和不必要的一些弯路,所以在走出去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对所要去的国家拓展业务,也要对国家的法律体系知识产权体系做充分的分析,分析完了以后要善用国际规则。举个例子,可能在座各位有的会知道,中国现在即将加入到海牙体系里面,海牙体系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下属的一个关于在全球能够申请外观专利保护的,类似于像PCT一样申请发明专利保护一样的国际组织,这个组织中国目前还没有加入,但是海牙体系里面它提供的一个条件就是比如说你在他成员国的注册地,在他已经是成员国的国家里面有注册地,或者是那个国家的自然人,你也有权利用海牙协议去在全球申请外观的保护,所以也正是因为有了我们了解到这个信息,虽然中国还不是成员国,在2012年我们就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所接触,接触以后详细了解这里面的一些海牙协议的一些规则,了解完了以后我们分析下来发现这是可以利用的一个规则,但是坦率讲,因为当时中国没有加入,中国还没有利用海牙协议去在全球申请外观的例子,我们在找事务所的时候,坦率讲把中国好的一些事务所都已经联络过了,最终的结论就是这些事务所都没跟我们合作来做海牙协议的尝试,最后我们是找了一家小所跟我们一起去吃螃蟹,去做这样的尝试去,最终一点点尝试,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帮助之下我们开始2012年开始利用海牙协议在全球申请外观专利保护,2013年开始有第一件,2014年我们理想利用海牙协议在全球申请外观专利这个数量进入到全球的前十,2015年2016年我们还在持续利用海牙协议,为什么联想会愿意去尝试做这个海牙协议里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其实我们试过,海牙协议确实能够比我们利用巴黎公约也好还是其他规则也好,去全球申请外观专利保护能够节约40%以上的费用,有好的规则为什么不用?所以在这点上给大家分享,我觉得也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候的第二点,或者也是联想所遵从的第二个基本原则,就是能够善用国际规则,也是基于这点,但是我就坦率讲,其实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是联想,联想现在在国际化过程当中依然在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我需要表达我的观点有诉讼不是坏事,不代表你的企业出什么问题了,或者你的专利策略出什么问题了,打打更健康,但是诉讼你确实要花很多的精力去处理这里面的问题,包括在美国NPE的诉讼依然是很火热,联想可能在最近几年依然是在美国NPE诉讼里面的被告,我们依然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还看到诉讼赔偿额的数字,NPE的诉讼赔偿额尤其在美国判赔依然还是比实体的公司提出来的诉讼还要高很多,所以这些都是像联想这样的实体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依然面对的问题,联想我们依然还在面对这些问题还需要去处理,所以我就坦率讲回到刚才开场讲的,对于国际化这个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处理依然还在路上,我们也希望跟更多的中国企业,包括跟张平这样的教授,跟学校合作,能够探讨出更多的方案来应对这样的问题,谢谢。
 
  张平:谢谢陈总,陈总说首先走出去要尊重国际规则,然后善用国际规则,陈总最后也说了无论如何你是要遇到诉讼的,或者说遇到诉讼也不是什么坏事,或者我在这里面跟大家去讲,只要你参与市场竞争你必然遇到知识产权的纠纷,因为知识产权这个制度本身就是市场经济他的一个衍生品,没有市场经济的时候不存在知识产权制度,我们相信未来以后市场经济要消亡了,这个制度也会消亡,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全世界都在如火如荼还在进行市场经济,只要有市场经济诉讼或者是纠纷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企业就在知识产权方面就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曾经在很多年前参与过我们浙江统领集团在美国遇到调查的一项案件咨询,我们北京大学也对所有中国企业在美国遇到的3C期调查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我们出了一本书叫《产业利益的博弈》,美国3C期调查本身就是产业利益的博弈,所以当你走出国门,你对别的企业既有的市场构成了威胁,如果你又是赤手空拳的,你没有任何知识产权做防护,你必然会遇到3C期调查,或者是海关扣押,或者是专利的诉讼,现在还可能有商业秘密的指责,所以我们说在走出去的时候是一定会遇到纠纷的,怎么样能够避免这种纠纷呢?你就要把自己穿上盔甲,全都披挂整齐,商场如战场,这个一点都不错,首先是你死我活,如果不能做到你死我活,大家是势均力敌那个时候才能坐下来谈判,你不要期望那些大公司给你一个非常好的合作空间,只有你跟他平起平坐的时候你才能够跟他谈判,否则你要么被打死,要么就是被收购,要么就是收购和兼并或者是贴牌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在前些年我们搞的所谓叫OEM的这种模式就是这样,我们没有知识产权的追求,因为你贴牌不需要知识产权,但是当你想要知识产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创新权利都被剥夺了,因为我们很多在跟国外进行合作的时候,你发现在合同里面他就写明申请专利不归你管,或者说技术改革不归你的事,比如说我们的汽车产业就是这样,我们汽车产业今天为什么还是这样一个状态呢?就是因为我们是贴牌的,所以贴牌不存在知识产权的竞争,所以刚才我不是说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当你有品牌的时候你必须有专利,你必须有著作权,你必须有商业秘密,你必须有知识产权,这个时候你才能够整体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联想已经走出去很多年了,但是联想这些年我相信可能他在专利战略里面不仅仅自己在研发,当自己武器不够的时候怎么办呢?就要去买,就要去收购别人的专利,所以收购别人的专利有的时候是用在产品上的,有的时候是用来打仗的,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收购专利,你看谷歌是一个新型的企业,他没有那么多的积累,他要参与传统的互联网跟传统的ICT企业现在都结合到一起了,他要参与竞争他怎么办?所以他就收购摩托罗拉的专利,他收购了一堆的摩托罗拉的专利,他把这些专利用完了,像我们说的资本运作也好,还有上市公司业绩也好,他用完了再把这个专利卖掉,所以我们有的时候看到专利他充当的角色已经偏离了我们这个制度一开始设立的时候那种检索,就是这个专利制度刚开始设立的时候,我们确实说企业是为了自己的创新,然后获得独占权,然后把他放到我的产品里面,提升我的产品竞争力,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可能防御性的专利就会越来越多,到了今天我们也看到专利真正成了一个企业竞争的一个工具,所以在这个时候你无论是走出去还是留下来,你都必须要有很强的专利的实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新松公司,新松公司因为以前没太关注这个公司,所以我们以前所有做的海外诉讼研究也没发现这个公司,在国内也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案例,但是我想新松公司作为国内机器人的代表公司,他一定有他自己很多的故事,我们现在就请徐总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徐方:就这个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个问题,因为机器人的这个市场他有点特殊,实际上我们认为,我们现在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业务还是在国内,实际上他确实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因为我们的用户,三分之二的用户基本上都是独资或者是合资这样一些企业,我们的产品形态里面实际上有这么两个部分,机器人来讲他是标准的产品,但是我们给用户提供的设备,因为他不光是有机器人,他还有其他的一些周边的设备,这些加起来以后他就是一个非标的,或者我们也叫做一个机器人的工程类的设备,每个设备可能对于不同的用户,他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首先我们在给某个客户合作的时候,就是说我们要界定哪些是新松的部分,哪些是客户的部分,客户的部分我们实际上是有这种,跟他是有保密的协议,也不能直接卖给他的竞争对手,这样一个保护的策略,同时就是说的我们在做我们自己设备的时候,也有一个就是说我们在知识产权上,或者在专利上也有一些评估,就是说我们的自己做的这个部分不能有侵权的成分。另外一个,因为很大一部分是在软的部分上,在这些软件的许可,版权这些方面,如果我们用的通用软件都需要买正版的部分,我们自己的部分我们也申请一些著作权的保护,这是我们第一点的问题。
 
  第二点,就是说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这些新松的设备,现在也不止是在国内销售了,现在也是全球销售,实际上我们目前的销售也是合作的方式,我们给我们的用户,大部分他也是全球化的这样一个企业,他的工厂不一定都在中国,他也可能在全球其他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很多的设备,就是说首先第一套在中国生产,第二套有可能是在,比如说在印度在墨西哥在其他的一些地方,实际上就是我们对这个单个用户来讲,随着他的全球化的战略,我们随着他一块走出去,实际上就是说的,但是我们要保证就是说每个用户他的秘密,就是说他的这些知识产权的部门,包括我们实际上在新松的现场有些部分,就是说他客户有要求,就是我这个部分需要单独的独立的车间,或者是给他单独揭秘出来,不能给别人看的,这些部分我们也都给了,就是满足他相关的这些要求,所以按这两个方式我们做完了以后,目前来讲,就像刚才张老师说的,现在还没有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我就介绍到这儿,谢谢。
 
  张平:谢谢徐总,大家知道为什么他们公司没有那么多问题吗?就是因为他现在主要的业务还是在替别人做委托加工,所以他一直在提到客户客户,客户实际上是委托他们来去加工某个部件的这样一些企业,所以等到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面对消费者的时候,其实不是他公司的品牌,而是那个委托他们加工的那个公司的品牌,所以他现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不突出,他只要做到自己的权利无瑕疵就可以了,他给别人加工所有的东西著作权要保证是正版的,专利是要自己的,或者要自己授权许可的,甚至可能有一些,他要对方来提供担保,你委托我加工的时候你给我一个权利无瑕疵的担保我就来给你做,所以还有一些对方的客户要求他完全保密的,我的这个零部件是需要你独立在一个车间里给我加工出来的,所以他没有那么突出的知识产权的问题,当什么时候他的产品走到消费者手里面了,走到市场终端了他就要面对这些问题。
 
  大家知道为什么华为这两年他们品牌的价值增量这么高,这么快,然后他的纠纷越来越多,就是因为他们有了一个终端机了,当他系统在做通讯设施的时候他的竞争对手是很好小的,只有那么几家像思科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他进入到终端设备来了,跟消费者间了他就直面所有的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也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做中间产品的企业也有知识产权的战略,比如说美国的英特尔,英特尔就是做中间产品的,高通也是做中间产品的,他做芯片的,但是他们知识产权战略做的非常好,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说当他的产品不跟消费者直接见面是在机器里面的时候他怎么说呢?他说英特尔在里面,所以每个人打开你们电脑的时候都贴上一个英特尔,实时的告诉你,你这个电脑里面的核心是我的,机关每个消费者打开电脑一运行的时候还会出现微软的屏幕,所以微软比英特尔更加直接的面对用户,其实电脑的运行最核心是我来提供的,所以他们的知识产权战略都是做的非常好,所以我们也想向新松公司以后未来如果你是给你们那些客户提供最核心的那部分,一定要在他的产品上贴上你的标签,告诉那些用户这个里面的大脑和心脏是我的,希望我们以后能在国际市场更多的看到新松公司的面孔。
 
  好,前面是我们中国企业,看来两家中国企业都还是不能说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分享,但是我们下面这三个企业应该是有经验可以分享,因为他们在国际上无论是做原告还是被告他们都非常主动,所以我在这里面跟大家去讲,不是当被告就一定是很不好的企业,所以我对中国政府有了那么一个指标我就特别不理解,说你有多少多少知识产权的纠纷,好像是一个不好的一件事,这个不是不好的指标,无论你当原告还是被告都是很光荣的事,你能告别人说明你有资本,你能被别人高说明别人看的起你,如果你是一个蚂蚁你都不值得一看他就不会提起诉讼,下面我们就有请我们来自微软的、日立的、西门子的三个大公司,跨国巨头来分享一下你们知识产权诉讼的经验。
 
  马健:谢谢张老师,我简单说两句,微软可能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比较独特,第一我先简单说一下这么多年我们从一开始就是以开放和主动的态度来许可我们大部分的技术,这么多年我们已经给七百多个公司达成了1200专利许可的协议,而且我们也是在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公平的方式,给别人付专利费,我们可能上几十亿,这十年我觉得统计费用去给别人付专利费,换一个角度讲,我们的问题,刚才张老师开始提到实际上是正版化的问题,这么多年微软在别的国家花了好多精力做正版化的问题,这几年我们在正版化的手段也比较灵活性,就是说我们在跟其他公司正版化的过程中,就是说与其你付我们原来的版权费,你把这部分钱可用来云服务,然后用这个途径促使我们的一些企业尽快做数据化转型,所以我觉着这是比较正面的一个方式,而且就是说双赢的一种方式,把正版化的问题解决了,也帮助咱们的这些企业加速数据化的转型。
 
  张平:谢谢,下面有请日立公司的总裁。
 
  塚本正志:我们看一下日立的专利诉讼的历史,大家看一下我们的许可费的收支情况,首先在我们创业的时候所开展的IP活动,1910年成立的,当时我们本身的创始人就是技术人员,他自己进行发明,而且所获得的成果应该获得授权,技术研究和发明是工程师的使命所在,这是我们的DNA,到今天仍然继承者,在高速增长的时期为了摆脱对欧美的依赖,我们也希望能够进行很好的发明,获得非常强大的专利授权。刚才提到,在那个时候我们拥有的专利授权超过了两万件,但是到1979年,美国某一家公司他说我们侵了他的权,被提起了诉讼,当时我没有能够采取很好的应对措施,当时日立本身就已经是日本申请量最多的企业了,但是我们在美国没有很有利的专利,所以不能够应对对方的诉讼,所以我们就下决心要进行转型,要拥有国际竞争力,从数量的追求转向提高质量,从数量转向质量,我们专门推出了一个战略发明制度,这个发明到底能不能得到使用,在此之后我们进一步进行了扩大,说这个发明能不能对我们业务做出贡献,而且还加了一个观点,这个发明能不能成为我们核心的发明,最终把它分为金银铜三各等级,分别做出这三个等级发明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而且这些所选定的都是提起了申请但是还没有得到授权的东西,为此我们要进行现有技术的调查,对于自己公司和其他公司来了解使用的情况,对于那些得到使用的专利作为我们重点的对象,结果美国推出了轻专利的政策,我们遇到了很多美国企业的诉讼,其中是1986年有一个T公司,他们提起了诉讼,像美国的高等法院,我们反而根据自己的专利对此,对那家公司进行了反诉,在美国的联邦上诉法院,最终两家公司达成了和解,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了双方的诉讼,在1989年M公司,诉我们侵权,当时我们是得到对方的授权来生产微电脑,对方提起诉讼,要求我们不能够继续生产,而且以思想专利为依据,把我们诉讼到了法院,但是我们因为有自己强大的专利,反而也是提起了反诉,最终通过和解解决了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对方四个专利,就像是机关枪一样,但是我们拥有的一件强大的专利就像机关炮一样,所以最终能够获得和解,当时报道就是这么写的,这是因为我们经历了在美国的诉讼,所以认识到了知识产权可以获得竞争力是非常强有力的武器,可以说我们从追求数量转向提高质量是非常正确的,在此之后我们进一步把专利作为获得收益的手段,大家请看下一页,通过许可来获得收益。
 
  从1986年以后提出了一个提高专利许可利润的工作,增加对于亚洲企业的授权,对于欧美企业过去我们是被授权方,而现在是通过交叉许可的方法来互相进行许可,以此解决我们的收支问题。具体的做法大家看一下,我们提出了一个5FP的工作,具体来说在某一个业务领域,最起码要获得五项可能禁受法律诉讼的强有力的专利,另外到1988年的时候,在海外企业之中,把负责许可工作的团队融入进来。其实我们所经历的专利诉讼,从经验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业务领域都遇到了,也不是特别的频繁,更多的是在半导体电子产品方面的诉讼最多,电子产品半导体的产品,因为在市场上容易买到,所以可以把对方的产品买过来进行剖析,了解是不是使用了自己的专利,同时还有很多的专利蟑螂也愿意在这些领域发起诉讼,现在这些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但是我们从20世纪以后遇到了经营的危机,所以对于业务的组合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在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半导体面板还有硬盘驱动器等等这样的半导体乃至于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是这些产品出现了大宗商品化的趋势,价格持续的下跌,而且波幅非常之大,所以现在日立公司进行了转型,在与十年二十年相比的话,遇到的专利诉讼是大幅度下降。
 
  当前,大家看一下右边,我们以基础设施为中心来大力发展社会创新的业务,和客户一起去创造出价值,叫做与客户协创的业务,这方面的专利诉讼非常之少,与电子产品相比的话已经是微不足道了,因为在这方面你要进行侵权的举证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遇到了诉讼,像这样的公共性比较强的项目,会引起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社会创新业务方面我们仍然会事先对于对方的专利进行非常周密的调查,尽量的避免发生专利的冲突。
 
  大家再看一下,即便是业务转型之后,对于那些应该进行专利申请的话,我们仍然继续进行申请。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做作为背景的IP知识产权,我们会给客户在开始合作之前,我们就拥有基础专利,以基础专利为自己的有利的武器和客户一起去创造价值。以上是我的介绍。
 
  张平:谢谢我们来自日立公司的发言,大家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是日立当年走的路就是我们现在中国企业正在走的路。我也特别看到他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一个词,他叫战斗专利,我们以前还没用过这样的词,这个真的是有点一语中地,战斗专利,当年他们的报道机关枪和机关炮的比较,我们专利申请根本不能按件数来算,每个专利申请质量是不一样的,你是手榴弹的级别还是原子弹的级别,所以日立公司他们现在申请系统专利,申请整个社会集体创新和模式的专利,这些专利都非常厉害,可以说是原子弹级的专利。我们再来看西门子公司他们在国际诉讼上有什么经验,我们来看一下欧洲的情况。
 
  Gerold Frers:非常感谢张女士,我同意之前发言人的意见,我们在西门子也有和日立非常类似的战略,一个小时前,说到这是个游戏,但如果这是一个游戏的话你就要尊重游戏规则,对于知识产权界来说,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尊重你的竞争对手,你要尊重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规则,所以你在走出去的时候,你的技术不但要走出去,你不但要拓展你的公司业务,同时你的知识产权也要走出去,你要了解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不同的知识产权局有哪些不同的规则,所以你要有这样的培训,你还要有专家的辅助,否则你无法很好的处理在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问题,因为那是不同的市场,所以我非常同意许可的模式,因为我们在西门子也是采用了相同的模式,如果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去进行许可,我们首先会和竞争对手来进行沟通,来了解情况是什么样的,来最好的处理知识产权的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你的竞争对手,在现今的技术有哪些是什么样的,所以这样能够很好的避免诉讼,如果有诉讼了你就会有麻烦了,所以我们就一直在努力的告知,不光是技术部门的同事同时还告知业务部门的同事专利的情况,我们每周都会通报专利的公布和授权的情况,我们还会进行知识产权的培训,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的同事就有这样的知识,他们把我们作为专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专利部门,不是说每天宅在办公室里,而是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知识产权部门他在公司中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做工作,而且真正能够为其他的同志所熟知所认识。
 
  张平:大家能听到吧,诉讼不是目的,最终我们是要获得许可,但是如果要想获得许可不诉讼也是不可以,你是达不到这种目的,所以大家一定记住在中国,我们很多企业都有一种情节,觉得打知识产权的诉讼是要追求公平和正义,其实不是这样,知识产权的诉讼更多是在追求和解,他诉讼的目的本身就是希望透过诉讼能够迫使对方来跟我谈判来获得一个授权,我们这个是有数字作为支撑的。我在几年前跟美国的一个教授共同做了一个大数据的分析,把所有中国企业在美国涉及诉讼的,美国所有的法院涉及诉讼他在美国进行统计,我在中国这边进行确认,就是他那边得到的信息可能有些名字他翻译的英文不一定很准确,然后拿过来我这边再去做一个确认,我们做这个工作最后我们得出来的柱状图,我们分大陆、台湾和香港,就是大中华地区,我们说大陆诉讼5%以下是胜诉的,10%以下是败诉的,80%是调解的。然后我们看台湾基本是这样,他是5%-10%是胜诉的,比大陆略高一点点,然后他败诉也是在10%左右,然后他和解的也是80%几。今天我们很多企业就说,当你被诉的时候你就想你怎么跟对方谈,你的条件是什么,你之前有什么东西很被动被人家抓住了,要不然直接发律师函直接谈和解不会诉讼,凡是今天打到法庭上都是之前多轮谈判没有达成的才去诉讼,你看华为和IDC的诉讼,华为跟三星的诉讼,现在苹果跟高通的诉讼,这都是在中国法院开始发生的,所以我们说诉讼在未来的知识产权诉讼还会爆炸式的增长,所以我们成立了三家知识产权法院,各个省都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中国在全世界可以说是知识产权审判最专业的国家了,我们也会看到未来中国也是知识产权诉讼最多的国家。
 
  我们还剩下20分钟,有哪位要提问的把手举的高高的。
 
  提问1:我先自己介绍一下,我是浙江省建德市酒店公司的法人,也是四仁堂保健酒及发明专利创始人,我现在要问的话题是没有问题的问题,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我这个发明专利完全要牵扯到法律法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食品跟实体,我现在讲我们生产许可这方面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
 
  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几篇文章我宣读一下。
 
  张平:想发表观点的话一会儿再发表。
 
  提问2:刚才张老师说的我们来自一个显示行业,但是我觉得中国显示行业很强大,在不远的十年之内就让张老师感觉很吃惊,然后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也在和一些日本公司在做一些许可或者诉讼,但是我们现在发觉日本公司在采取一种特别的战略,或者说日本国家在采取一种特别的战略,对我们国家或者我们公司或者我们国家的显示行业,会有很大的一种疑惑了,这个我也想请日立公司的塚本正志:先生稍微介绍一下他的看法,就是说现在MPE其实是一种法人,但是现在日本实际上国家作为一个实体,有很多国营的公司作为NPE他会来收购一些向日立或者其他日本公司的专利,这样对我们来说就有一个很大的疑惑,这方面我想请问一下塚本正志先生他是怎么看这样的状态的。谢谢,这就是我的问题。
 
  塚本正志:刚才已经说到了,我们在做电子行业的时候,有很多的NPE也对我们发起了进攻,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和我们当时是一样的,对方不生产产品,所以你不能够跟他进行交叉许可,你没法去打击他,你只能是被动的,要不你就躲,要不你就交钱,你解决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公司过去也吃了很多的苦头,尤其是对于这些专利蟑螂,认为应该加强法律的立法措施,我们进行了很多的呼吁,但是21世纪之后,我们公司的业务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些专利蟑螂他想要攻击我们,可是他很难举证,我们所开展的业务本身就是这样的特点,刚才已经说过了。因此跟十年二十年前相比的话,遭遇他们的攻击数量减少了很多,正因为如此,在我们推进业务过程之中,目前并没有遇到一些障碍,可是您谈的话题我是非常了解的,跟  十年二十年之前我们公司所处的困境是一样的,无论是在半导体还是在显示器行业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不能直接回答您的问题,但是我可以理解你的苦恼。
 
  张平:谢谢,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我可以给你简单回答一下。我们确实发现了这个现象,就是在日本有很多企业他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这个新的机构看起来像是一个就是公法人一样,或者像我们中国所说的事业单位或者是研究院,然后他们汇集了很多闲置的专利,就像日立他已经转型了,他在申请基础专利,但是他之前申请的液晶专利也没到期,甚至他还可以继续重新刷新申请,原来这些企业就把专利汇集起来了,但是他们自己又不愿意经营,因为他们自己还有自己新的业务,我们现在中国很多新的大公司把自己的业务剥离出去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做,他有这样的机构,但是你说的情况他可能是变成国家的行为,当然在中国也有,比如中国的高校,高校那么多专利都闲置怎么办?要不要说教育部成立一个运营机构呢?或者我们搞一个什么运营机构高校把专利委托他来做呢,但是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专利权人权属的问题,到真正谁来起诉你,专利权人如果没有变更还是原来的专利权人,在美国针对NPE或者非专利权人实体,在诉讼的时候美国法院给他们增加了一个义务,他们认为NPE妨碍了创新,法院法官就要问一下原告你是谁,你必须说清你是谁,你现在看起来是一个新人,你的背后是谁,你的专利都是谁,始作俑者专利是谁家的,所以法院要问清你是谁,如果你真的拿着这个专利来去阻止竞争对手去创新,法院尽管认定他的专利受到保护,你应该给他付费用,但是他要给出很合理的赔偿费用,不会更多的去适用所谓的惩罚性赔偿。当然还有,如果法官认为不构成侵权,你还在这儿捣乱,这个时候你作为原告你要承担被告律师的费用,所以这是美国在几年前他就有一个司法措施还有一些行政措施来针对NPE的,我不知道在日本是不是有官方的政策,在中国现在慢慢也会开始有大量的NPE了。
 
  我刚才听你的口音是做诗的企业吗?显示,你可以会后来找我,我们对显示做了一个专门的研究。
 
  提问3:谢谢主持人能给这个机会,我是制药公司的管研发的,我的提问想请陈总给我回答一下,因为我们今年的题目都是第八届中国专利年会,其实我们是一直在强调就专利两个字,事实上我们知道知识产权里面所含的内容还是挺多的,比如像技术秘密这块,我们也遇到相关的困惑,为什么呢?因为在前些年,就是我们医药行业这块,国家批的容易混乱,那时候企业不太容易相信知识产权,五到十年前专利可以保护企业的生存,那个时候大家都把技术秘密视为非常重要的东西,现在在技术秘密这块,比如说你受到攻击了,想请教陈总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有什么应对措施。
 
  陈媛青:简单讲关于技术秘密方面有没有什么应对措施。我觉得应该区分一下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说只是有一些技术,这个跨领域了,您这个是在制药领域,联想所处的领域跟您所在的领域有所不同,我就我们所在的跟通讯和技术相关的领域谈一点点粗浅的想法,我觉得分两个层面来理解这件事情,第一个就是保护的问题,就是有一些点确实是你到底是用商业秘密来保护,还是用专利来保护,我坦率的讲,我觉得你申请专利了,而且能够成功的获得权利,权利相对来讲还稳定,而且他价值还是可以的,我觉得专利是能够保护到你创新结果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确实要有所平衡,就是商业秘密你申请专利确实他能保护,但是他也有代价,你要公开你的一部分技术,可能别人就会获取,所以可能要对技术点有所区分,对于那些公开了以后,你一旦公开别人马上会模仿的那些点,而又是对于你来讲是很关键的技术你可能确实要考虑一下,但如果你哪怕公开了一部分别人没法抄袭全部,或者没法超越你的话,我觉得这申请专利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这是选择的问题。第二个选择完了就是保护的问题,保护到底商业秘密如何来保护的问题。
 
  提问3:技术秘密,商业秘密涉及诉讼这块,有没有什么很好的经验跟我们交流。
 
  陈媛青:联想遇到的这个问题比较少,我觉得我经验还比较浅,我觉得这里面发生可能从我的观察来看主要还是属于,尤其在我们所处的这个领域里面,可能跟医药不太一样,主要还是在员工离职的时候如何处理好他的职务发明和公司里的职业秘密、技术秘密如何处理好,如果处理好了在现在发生的商业秘密很多跟员工离职有关的问题是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的。就像刚才讲到的联想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比较少,我不知道其他在座几位还有没有经验给你分享。
 
  Gerold Frers:只有一点,如果对于离职的人员他带走了一些知识,我觉得我们是要签署合同的,知识产权资源部门也要意识到合同是有固定条款的,在离开之后是不能利用在公司取得的知识产权。
 
  张平:这两个公司都给你说的是公司离职人员的商业秘密保护,而你的问题是你的药品配方、产品里面的商业秘密,是用商业秘密保护还是用专利保护的问题,你可能更多能去借鉴一下美国那些大型药企他们的专利战略,因为在药品申请专利上确实是不一样,还有药品的专利边界特别清晰,他不跟一个电子产品一样,有上百个权利人,上千个专利,药品的专利就是那一两个权利人,或者是独家一个权利人,然后他拥有全部的药品,所以他未必一定要去申请专利,如果你要用商业秘密能保护好我看就最好。
 
  提问4:我是来自一个初创企业的,我们是做无人驾驶汽车的,我们知道在这个领域可能全世界前十大的科技公司和前十大的汽车厂都在从事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将来指定是会存在专利站,我想问问马总和张老师针对我们初创企业对密集的技术领域的专利保护有没有什么建议。
 
  张平:初创的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这个都是太敏感的词,首先第一个你们都是年轻的,肯定你们的创业人员都特别年轻,你们一定要在一开始做研发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就要跟法务的人员结合在一起,因为你们公司不可能有个强大的法务团队,所以你要跟外部的比如事务所,或者专家团队,或者高校的同样是学法学的人建立联系,从一开始就要有专利的整体部署还有品牌的保护,特别是关于什么呢?关于系统的,关于安全的,关于传感器的,无人驾驶首先都是涉及到这些问题的,还有控制系统的,你就要看到那些跟你同业的竞争者会对你构成威胁,在你之前强大的那些ICT企业也会对你构成威胁,你只要传感必然离不开通讯协议,不可能你的竞争对手就是你事业的那几个人,你一定要往回看,我们上个月发布的报告就是告诉大家,新型的创新公司你们一定要看前面那20个巨头他们在哪些领域里申请了专利。
 
  马健:从一个原创企业是需要的,像刚开始华为的宋总包括微软我们数量已经很大了,现在就是说已经是质量了,但是刚开始数量很重要,而且层层的要向张老师说的,像围墙一样把你的核心技术都要保护起来,而且在有一个战略性的规划,有的是防守的,有些是进攻的,反正是需要花一定的精力要去做一些战略性的部署,而且数量也是需要的。
 
  张平:还有一个你要跟上法律,跟上公关,跟上政策,所以你公司一定要有这么一个决策去到全世界开会去,捕捉各种各样的信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还有国家政策,然后让你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能够把你的特殊性反应出来,不然等到别人规矩都定好了,你只能是执行者。
 
  陈媛青:我简单做一点补充,因为其实从2014年开始联想是投了五亿美金,然后专门用于投创业型的公司,投了以后截止到目前联想已经投了大概有四五十家这样的企业,包括在中国在美国以色列都有,这部分创业型公司我相信他们的状况跟你所刚才描述的初创型创业公司是一致的,他们也会找到我们这个团队帮他们做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初创型企业面临的问题跟联想这样在座的企业,他所面临的问题,或者他需求点是完全不同的,第一点就在于需要少投入,多产出,因为投入还是有所不同的,在这种时候我觉得给的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精准的识别出来你的关键技术是什么,这是第一个。第二,一定要找高质量的不一定是代理机构,不一定代理机构写的才是好的,我觉得很多人,关键你要照准核实人的话能够把技术包装成合适的专利,关键点第二步是要把关键的技术识别出来,包装成一个好的专利,所以这里面你找人,找什么样的人来帮你包装是很关键的。第三个,我觉得包装出来了以后,就像刚才张老师提到的那样,实际上初创型公司对专利的运用方面,他的需求比在座的公司可能更迫切,和花样更多,比如说高新技术认证,比如说这是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认证,还有比如说你在申请资质的时候,还有包括你未来融资的时候,还有融资完了之后进一步需要有IPO的时候,实际上专利都能在里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回到核心的一点,对于初创型公司来讲专利更重要,所以需要统筹的安排。
 
  Gerold Frers:我想要补充一下对于初创公司,这是我们都在讨论初创公司都是年轻人,在西门子初创的时候也是一样,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监控市场,看市场知名的公司在干什么,不仅仅是说你知道的竞争对手,还有相关的技术,有什么样的通用性,还有其他的初创公司在开发哪些技术,也许跟你发展的方向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去检索这些相关的信息,你要了解已知的竞争对手和未知竞争对手他们掌握的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觉得很多的知识产权机构都很愿意帮助初创公司,而且可以免费的去做这样的检索,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出发点,谢谢。
 
  张平:谢谢台上的嘉宾,时间关系,我们本场的高端对话我们就到此结束,我想我们台上的五位嘉宾非常有魅力,我们看到已经到了六点了,我们在会场上还有这么多的听众在场,还有那么多站立者,所以我特别的感谢我们台上五位嘉宾的智慧,让我们热烈的掌声来对他们表示感谢。
 
  我们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听众,相信我们今天下午确实是一个难忘的论坛,会后大家如果有想跟嘉宾有任何的交流也都可以再继续跟他们保持联系,去获取他们的经验,我们的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