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甲21号 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A座7层 邮编:100080

【电话】

010-6515 9855

【传真】

010-6515 9811

【会务联系】

李瑶:Tel.+86 10 6515 9855

张琦:Tel.+86 10 5218 8215
     

主办机构

赞助单位

协办机构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中国版权协会
思博知识产权网
北京知识产权发展沙龙
上海东方知识产权俱乐部
深圳名企知识产权经理人沙龙
盘古知识产权沙龙
优智博知识产权论坛

独家微博支持媒体

合作媒体

何昕

发布时间:2012-12-29

  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主持这个精彩的对话,我叫何昕,我是美国长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一场交流。这个主题其实很有意思,因为在座的嘉宾都是企业管理层,我们在座的诸位大多数都是知识产权经理人,通过今天早上大家看到那个调查问卷好象很多知识产权经理人发觉自己作为知识产权经理人,在企业里面的地位相对来讲比较低。我个人的经验以为,有的时候地位之所以感到比较低,可能缺乏跟企业管理层进一步的一个沟通。今天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了解一下从管理层的角度,他们怎么看待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嘉宾,第一位嘉宾是美国SAP公司,SAP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提供商用服务软件的公司,我们今天荣幸请到这个公司亚太区知识产权总监、副总裁Naomi Abe Voegtli女士,大家欢迎。第二位嘉宾是中国安踏体育用品集团,安踏是中国国内最大的综合体育用品生产商,它在专利方面成功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领跑的企业,今天我们荣幸请到了安踏集团的张涛张总。第三位嘉宾是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技术交易所成功搭建了一个技术与资本对接的平台,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这个平台,多进行知识产权的交易,我们今天荣幸请到了中国技术交易所的李中华李总。最后一位嘉宾是飞天诚信公司,飞天诚信公司从事智能卡操作系统,他们是用USB智能卡,最著名的产品是优盾,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了飞天诚信的韩雪峰韩总。

  我想这个议题既然是知识产权和企业战略的融合,换个角度来讲,我们想要把知识产权通过企业管理层的视角来看,大概看这几个方面。我们如果把知识产权的战略作为一个项目来运作的话,从企业管理者的层面来讲,他们可能重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成本,再有一个是风险,再有一个是收益。通过成本来讲,简单的讲,得到知识产权需要有成本,你做研发有成本,你进行维权也有成本。作为风险来讲,有两个风险,一个是规避风险的成本,如何来研究一下竞争对手知识产权,来看看自己从研发、产品、申请专利方面如何来规避风险,维权的时候也有风险。第三个就是收益,如何使企业实现知识产权最大化,知识产权的利益最大化。

  安踏和飞天诚信都是中国比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大家可以看到中国高科技公司很重视知识产权,谁都注意成本,但在知识产权这个方面,这两个公司为代表的中国公司还是肯下功夫,肯投入钱,对自己得到和保护自己知识产权。像安踏集团我觉得做得比较好,主动进行研发,然后主动维权,从中受益,韩总飞天集团当然也是下了很大成本,保护知识产权,但是有的时候下大成本,下决心可能是由于以前一些吃亏的经验而来。

  首先职业经理人应该在CEO的角度,通过业务的视角来考虑成本的问题。而且在你所处的业界,你的竞争对手到底花多少钱,花多少成本,在知识产权战略上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就像智能手机这个行业现在诉讼很多,成本相对很高,像他们做商业软件的领域现在比较低调,现在比较平淡,费用相对来讲比较低。所以各位同仁,比如业界像腾讯做互联网的,就应该像活涛多学习学习,看腾讯花了多少钱,你跟你老本说,腾讯花了这么多钱,我们也要花这么多钱。比如做手机的,应该向海波学习,你可以跟老板说,中兴通讯花了大价钱,所以我们应该花这么多钱,所以竞争对手花多少钱是很好的参照物。

  企业确实应该质和量并重,也许当一开始企业没有知识产权的时候,量关注应该多于质,在真正企业知识产权方面有积累的话,确实也要关注量,在达到质和量的平衡,才能使企业平衡发展。

  在不同的地方,你可以用不同的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公司。比如说在中国也许做软件的,通过版权来保护,通过商业秘密来保护,可能比专利保护效果更好。

【提问】:我注意到这么一个情况,就是专利海盗他们起诉更多的是在美国,可能在欧洲相对少一点,在中国是更少,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因素造成这么一种情况?如果仅仅从市场来看的话,中国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何昕:我先简单回答一下,我是美国的律师,我知道为什么,因为美国的诉讼首先贵,美国诉讼成本就很高,打一个知识产权官司得小一百万美元。再有一个,美国的知识产权如果打输了的话,判的赔偿很多,无形之中让企业觉得这个风险就大,第一是成本高,第二风险相对较大,所以企业在应对专利海盗方面,他更多选择去和解。专利海盗他觉得我去告十好几个被告,每个能收点钱,也能收不少,因为大家都愿意和解,只要和解比诉讼费少得多,为什么不和解呢?这样就成了一个市场,他们就比较猖獗。在中国情况不一样,在中国诉讼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赔偿也非常低,而且中国国情,诉讼不一定是一个法律问题了,涉及到政府层面的问题。所以你在中国做案子,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比较复杂,所以中国的专利蟑螂一时半会起不了什么作用,没有什么市场。

【提问】:我请教一个问题,像类似SAP都是软件的产品,比如我在国外搭建服务器来做网站,比如做一个搜索引擎,或者做一个杀毒,类似于这样的,我不是很清楚现在美国发生的这种诉讼案例多不多?如果说有类似的案例,类似中国公司如果要走出去,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应该怎么样去应对?

  何昕:关于搜索引擎这方面,可能张涛了解比较多,我先说一下我的意见。搜索引擎把服务器建在美国,将来用户也在美国,等于这个系统都在美国的话,如果你业务做的不大,没人理你,业务做的大,第一个盯上你的说不定就是专利蟑螂,这个没有办法。即便你把服务器做到中国,你通过中国让客户远程登录的话,也不能完全规避诉讼。因为美国最先的法律,如果你实施步骤是在美国完成的,也照样有侵权的风险。我觉得一个是自己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比较强,起码竞争对手看你专利比较多,不敢来告你。还有专利蟑螂,这个风险没法规避,这个只能是尽量的看看业界都是怎么应对的,看看竞争对手大家一起都被告了,你结成一个联合诉讼的联盟,跟着一起走,看看别人怎么和解,作为一个参照物,尽量跟专利蟑螂尽早和解,合理的价格。

提问】:刚才说到NPE这块,我想问何博士一个问题,我听说很多法律纠纷官司都是在美国的高校,他们和企业产生一些专利的官司。这些高校比如著名的高校,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他们可以算是NPE,你觉得这种高校能够归到专利蟑螂这一类吗?另外我想问一下李总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在进行专利价值评估的时候,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你考虑的主要因素和步骤是什么?谢谢。

  何昕: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我个人的理解,高校肯定是NPE,他不产生产品,但是我觉得跟专利蟑螂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你看一方面看他收了钱到底干什么,专利蟑螂收了钱是为了享受生活,他不会干对促进发明更有利的事情。高校不一样,高校美国比较规范,美国的大学有一种许可的机构,每个大学都有,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的时候确实有纠纷了,他才去维权。而高校维权维来的钱要继续投入教育,投入学校的研发的,从这点来看,他和专利蟑螂还是有本质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