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造性判断中如何答复惯用技术手段
-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审查员使用惯用技术手段的情况,首先不应该纠结于究竟应该由谁举证的问题,而是应该判断一下审查员所使用的逻辑。判断审查员的逻辑的重点,应该是看审查员重新确定技术问题的时候是否使用了上位的概括。
-
- 浅析“同样的发明创造”与“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区别
- “同样的发明创造”和“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这两个概念,其实质含义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在代理和审查的实践中,存在不少将这二者混同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厘清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避免在代理实践中给申请人的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 专利实质审查中关于网络证据审核和认定的探讨
- 由于网络证据自身的特点,其公开时间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认定一直是难点。本文基于具体的案例,在申请人提交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参照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和无效宣告程序中关于证明标准、证明责任和证明力大小的相关规定,对网络证据的审核认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
-
- 专利申请的一般流程和特殊事项
- 中国专利有三种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准备申请专利之前,申请人首先要根据《专利法》对三种专利的定义,判断发明创造所属的类型。专利申请除了一般流程,也会涉及一些特殊情况,如专利代理、分案申请、生物保藏等。
-
- 乘改革浪潮,成就今日中国法律服务业——专访柳沈律师事务所所长、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
- 作为中国专利机构体制改革史上的第一批先行者,柳沈的成长历程就是一部浓缩而鲜活的中国专利代理行业发展史。在柳沈现任所长杨梧先生看来,柳沈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缘分匪浅,而改革开放为柳沈乃至整个中国知识产权代理行业所铺就的宏途,也远没有终点。
-
- 从格列卫的第二医药用途看制药用途专利的确权审查
- 在获得格列卫的第二医药用途专利后,诺华公司对豪森公司发起了侵权诉讼,豪森公司则请求宣告涉案专利无效。最终,涉案专利因不具备创造性而被认定无效。本案被评为“ 2015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例”,无论是专利复审委的认定意见,还是后续一、二审法院的判决论理
-
- 欧洲专利局邮寄失败后重新启动上诉程序
- 欧洲专利局扩大上诉委员会(EBA)是负责复核欧洲专利局(EPO)判决的最高机构,在诉讼过程发生基本诉讼程序违规后发布了一项特殊决定,重新启动上诉程序。EBA表示,对于任何纠纷,EPO都有责任确认给当事人的信件已经送达目的地,而在本案中,EPO未能确定
-
- 美国专利审查与上诉委员会(PTAB)发布近五年来案件受理情况
- 美国专利诉讼信息服务提供商Docket Navigator近日发布的《2017年美国专利诉讼白皮书》显示,自2012年9月美国专利审查与上诉委员会设立以来,案件受理数量节节攀升,呈递增趋势(包括IPR、CBM、PGR)。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
-
- 普华永道发布《美国2018年专利诉讼报告》
- 近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美国2018年专利诉讼报告》。报告显示,近5年来,来自联邦地方法院登记的专利诉讼案件数量持续走低,而来自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授权的专利数量持续走高,两者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趋势。
-
- 专利,助推对外开放——第九届中国专利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 2018年8月30-31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专利年会(CPAC)在北京成功举行。顺应专利驱动创新发展的时代思潮,本届年会将主题定为“专利,助推对外开放”,与会者围绕这一主题,就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如何构建整全
-
- 合理思考 公平实践——可持续创新与FRAND许可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 本次研讨会为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界提供了一些关于标准必要专利与FRAND原则的深度思考与深刻观点,为促进我国专利领域的可持续创新、保护权利人与实施者双方的合理利益、顺利开展相关司法实践均提供了有力指引。
-
- 企业专利价值分级管理方法研究
- 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有效专利数量超过一千件的企业比比皆是,像华为、格力、南方电网等企业,当前有效专利数量已超过一万件。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专利,企业必将面临专利价值分级管理的问题,这是专利价值发现、价值挖掘及价值实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