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9月末,欧洲
专利局主席Battistelli先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专员,在于法国举行的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和欧洲
专利局领导人年会上碰面。
得益于目前双方之间现有的双边合作计划,来自欧洲
专利局和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的代表每年都会会面,其目的在于讨论联合战略目标以及审查所取得的结果。此年度会议及所谓的"五大
知识产权"合作始于30年前,内容涉及如五大
专利局的合作方案,即论坛汇集了世界上五个最大的
知识产权局(欧洲
专利局、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日本
专利局、韩国
知识产权局和美国
专利商标局),此五大局的业务量约占全球范围所有
专利申请的80%。
在会议中,Battistelli先生汇报了欧洲
专利局在减少欧洲
专利申请待批时间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并强调了得益于与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双边合作,欧洲
专利局在2016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合作
专利分类的快速采用(即大家熟知的C P C联合
专利分类)。在此框架下,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已经在今年把其联合
专利分类扩大至各个技术领域。此外,Battistelli先生指出,为了扩大欧洲
专利局全球档案服务的可利用数据范围,双方已经采取进一步的共同努力。
在会议的背景下,欧洲
专利局主席和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专员签署了一项关于2017年双边合作的新工作计划。这项工作计划涵盖多达七个项目,包括数据交换、分类、
专利信息、能力建设等。
在会议过程中,欧洲
专利局主席Battistelli提到,与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非常有利于以研究为基础的欧洲实体进入中国市场。Battistelli先生表示,2017新工作计划将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进而加强双边关系。
的确,欧洲
专利局和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之间的合作内容注重员工的培训和交流、共享数据以及创建新一代自动化系统。这使得对中国
专利数据的访问量快速增长,从而使更多以研究为基础的欧洲实体获知中国的
专利制度。
可以确信的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欧洲
专利局和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之间的合作,这对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实体而言都非常有价值。根据欧洲
专利局数据显示,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在2015年收到超过110万件
专利申请,到2016年,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预计将收到130万件
专利申请。同样,来自中国的经济实体向欧洲
专利局提交
专利申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事实上,在2015年向欧洲
专利局提交申请的
专利申请者有超过5000个来自于中国的经济实体,这个数字在2016年预计会继续增加。
毫无疑问,由于欧洲
专利局提升了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并采取了加强与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局合作关系的措施,申请欧洲
专利的中国申请者将能够享受到欧洲
专利局提供的高效高质服务。
翻译:李艳杰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010-52188215,邮箱:chinaip@hurry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