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发明:专利创富新模式总第56期 文/聂士海 China IP发表,[专利]文章 |
发明资本市场的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
高智的中国实践
据报道,高智发明于2008年10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正是基于科技成果转化难等现实原因,使得以“高智发明”为代表的国外专利投资公司看到了机会,纷纷登陆中国高校,它们大多并不是从研发人员手中直接购买专利,而是投资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创意,再依靠自己的资金优势与专业的运营机制,辅助发明人开发专利,继而共享专利市场化后的利润。
据严圣介绍,高智发明于2007年设立了发明开发基金(IDF)。通过该基金,高智发明将与优秀的发明者合作,寻找并筛选出拥有市场前景的发明创造,帮助发明者将其发明创造开发成国际发明专利,继而通过专利授权等方式实现市场化,并与发明者分享利润。针对目前中国市场存在的国际专利申请资金短缺、申请经验缺乏、专利成果转化率低下等问题,该基金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国际的技术商业化平台,使发明单位可以拥有更多的国际专利,节省相关专利申请和转移成本的同时获得经济收益。该资金反过来还可为发明者从事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转移所用。同时,该平台还可通过正确引导发明者了解市场需要,不断激发新的发明创造的诞生。此外,发明者及单位还可获得高智发明在专业领域的专家库支持。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常务理事林耕教授长期致力于技术转移与专利商用化研究,他将高智发明在专利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概括为四重角色:1.发明引路人,即提供发明指南,引导发明人了解市场需要,激发发明创意;2.天使投资人,即前期向发明人支付发明投放资金,中期承担国际专利的撰写、申请与维护,后期专利授权、转移过程的全部风险和成本,最终进行利润分享;3.专利代理人, 是一个高质量、不收费、不署名的国际专利代理机构;4.技术转移平台,是一个专业化、国际化、高规格、低风险的技术商业化平台。
严圣表示,他非常看好中国专利市场。高智发明近年来在中国专利市场的活跃,正折射出了国内专利运营市场的无限潜力。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进入中国的3年时间里,高智发明不断将触角伸向最有可能挖掘出优秀发明者的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并普遍受到热情欢迎。在举办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和洽谈会等初步接触后,众多高校与高智发明的合作逐渐深化,纷纷设立“国际发明联合创新基金”、“国际发明合作计划”等特别项目。
在双方的合作当中,每年会设定若干面向国际市场、围绕技术前沿的发明创新研究主题,从申报基金的高校教师中进行挑选,予以资助,而平均资助额度为一年3万到5万美元。签约后,受资助者须按合约完成发明创造,高智发明则为发明人申请国际专利。作为投资回报,高智发明要求取得该发明的全球独占的专利许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