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总第170期)
-
- 洞见机遇 智胜变局 ——第十一届中国知识产权新年论坛暨2021中国知识产权经理人年会圆满落幕
- 在此背景下,2021年4月17日,由中国知识产权杂志主办、以“洞见机遇 智胜变局”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知识产权新年论坛暨2021中国知识产权经理人年会在北京瑞吉酒店盛大召开。本届新年论坛吸引了来自行政、司法、学术及企业等各领域的七百余人士参加。
-
- 欧洲专利局的药品和给药方案权利要求
- 在制药领域,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一旦一种新的活性成分被发现并设计出第一个合适的制剂,随后的研究就会是对该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给药方案(dosage regimen)的开发, 以用于与第一个制剂相关或不同的治疗适应症。
-
- 互联网竞争行为的特点分析与法律评价
-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的根源在于产业内的利益争夺,故对于此类案件的审理,需以解构互联网竞争行为作为基础,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分析……
-
- 惩罚性赔偿的若干疑问与商榷
-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21年2月7日通过了《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简称《惩罚性赔偿解释》),该解释于同年3月3日起施行。
-
- 浅谈专利处理过程中对“公知常识”的处理思路
- 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情况,在申请文件撰写和官方意见答复两个维度,提出了针对被认定为公知常识的区别技术特征的处理策略,从而在专利授权及确权过程中增加对认定为“公知常识”的技术特征的争辩说理性。
-
- 非正式称谓的商标权益归属
- 本文的分析表明,影响非正式称谓的商标权益归属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正式商标的权利人是否有使用非正式称谓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二是他人使用非正式称谓是否会导致混淆误认或损害正式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
- 《商标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解读及适用
- 在实际案件中,《商标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首要适用要件是证明代理关系的存在。但实际的商标抢注案件情况往往纷繁复杂,需要裁判者从多方面收集证据、梳理当事人关系,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来进行举证。
-
- 新《著作权法》视域中的版权保护及维权
- 新《著作权法》并未对现行著作权法作出大刀阔斧的修订,修法的主要宗旨在于解决法律滞后和法律漏洞问题,是对现行《著作权法》的发展和完善,而并非全盘否定、推倒重来。解释和适用新《著作权法》时,对既往成熟、合理的解释和做法当然应予保留。
-
- 数字经济中的著作权制度——新《著作权法》的理解和适用
- 新《著作权法》尽管亮点很多,但依旧面临很多解释问题。在适用新《著作权法》时不能割裂历史,而应传承过去著作权司法经验当中总结出来的智慧,既不违背著作权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也不与行业发展的需求背道而驰。
-
- 数字经济下版权司法保护面临的新挑战
- 在著作权领域,除案件量激增之外,伴随产业和技术发展而诞生的一些新类型案件,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结合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司法实践,从数字经济下的新型创作成果、新型传播方式、新型商业模式三个方面,分析当前著作权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其司法应对。
-
-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正案的理论争议:成就与不足
- 此次《著作权法》的修订过程可谓漫长而仓促:一方面,修正案很多条款业已经过多年讨论和反复研究;另一方面,在最后阶段,《著作权法》修正案的通过却又显得仓促,还有很多问题条款尚未经过充分讨论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