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知识产权顾问
白志昀
关注企业
企业logo
专访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知识产权顾问白志昀
做真诚的知识产权“工匠”
    作者:曹颖 China IP
 
  白志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知识产权顾问。自2009年1月加入中粮集团后,负责全集团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编写中粮首部知识产权战略,完善中粮集团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专利管理体系,推动设立集团层面专利管理机构;2010年负责推动建立完成"中粮集团知识产权电子管理系统",实现中粮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域名等知识产权数据档案无纸化,实现从创设、管理、运营、保护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化;同年推动建立完成 "中粮集团全球专利数据库",涵盖中粮涉足的全部技术领域以及全球近百家竞争对手的专利数据。自负责中粮集团的专利工作以来,全集团的专利申请量从2009年之前的不足400件增长到目前的近4000件,发明专利比例由2009年之前的不足20%上升至目前的近40%。
 
  在心浮气躁的当代社会,所谓的“工匠精神”开始被提倡。与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忽略产品的品质灵魂的风气相反,工匠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知识产权顾问白志昀说,身为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同样需要这种“工匠精神”,而他自身也秉持这种精神,在知识产权领域内始终保持专注,坚持不懈,保持专业,精益求精。
 
  理工科出身的白志昀,对知识产权,特别是对专利领域有着较高的关注度。源于兴趣的选择,本科毕业后他继续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设的知识产权法第二学位,在知识产权这一新兴但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法学领域里汲取知识,同时他也下定决心以此做真诚的知识产权“工匠”。
 
  从零做起 制度先行
 
  白志昀初入中粮之时,便挑下全集团专利管理工作的重担。他回忆说,当时的中粮,没有一个专职的专利管理人员,也没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专利管理完全处于萌芽状态,全集团的专利申请量不足4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足20%。此番状况在白志昀看来,完全不符合中粮世界500强的身份。他惊诧于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中粮,产业覆盖快消品、粮油食品加工、粮食贸易、房地产和金融等多个行业,居然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即使是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的商标管理工作也没有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和清晰的发展目标。这样的知识产权业务景象极度不利于保障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白志昀所做的首要大事就是为中粮量身定制知识产权战略。
 
  2009年10月,白志昀牵头推动成立了由集团主管领导任主任的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其所在的知识产权部则作为具体任务承担部门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编写工作小组,经历内部调研、外部调研、报告编写、意见征求等工作,历时一年最终完成并发布了中粮集团首部知识产权战略。该战略作为指导中粮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集团发布实施,同时作为央企知识产权战略优秀组织实施单位,中粮也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首肯和称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白志昀及其团队的辛苦付出。同年,《中粮集团专利管理办法》和《中粮集团专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相继出炉,规范了集团专利管理工作职能,明确了集团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这些凝聚着白志昀智慧与心血的制度,与此前中粮相对完善的商标管理办法相结合,初步建立完成了中粮集团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伴随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的各项知识产权工作也开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白志昀不仅建立了中粮的专利管理制度,以此作为发展企业知识产权业务的扎实基础,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建立专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唯有将制度与体系配套,才能充分开拓中粮的知识产权业务。因此,他于2010年进一步推动设立中粮集团专利委员会,2014年推动建立中粮集团专利运营领导工作组。体系的逐步完善自上而下推动了集团的专利工作,取得了极佳的成效。
 
  短短的时间里,白志昀在捋顺中粮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管理体系的同时,也为中粮集团专利管理工作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足以彰显他身为一名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在构建企业知识产权体系上应有的实干能力,清晰规划和长远目光。
 
  全面建设 强化管理
 
  身为知识产权“工匠”,白志昀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在建立和完善中粮知识产权制度和体系的基础上,他继续推进专利管理工作,从全方面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仅立足于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搭建中粮知识产权电子化系统,建立知识产权监测分析工作机制,而且积极主动应对侵权纠纷,为中粮的知识产权发展保驾护航。
 
  2010年,白志昀负责推动建立“中粮集团知识产权电子管理系统”,实现中粮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域名等知识产权数据档案无纸化,实现从创设、管理、运营、保护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化。同年,他还建立完成“中粮集团全球专利数据库”,涵盖中粮涉足的全部技术领域以及全球近百家竞争对手的专利数据。数据库的设立,不仅建立了中粮全集团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监测与分析工作机制,使其能够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动态,而且也为集团科技研发体系提供了完善的专利数据支撑。在白志昀的努力下,中粮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全面进入信息化阶段。
 
  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为维护中粮的正当权益,白志昀始终坚守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前沿。他带领团队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及诉讼,妥善处理了国内外企业针对集团总部、中粮旗下各级单位发起的数十起专利、著作权以及商标侵权纠纷及诉讼。在积极有效应对纠纷的同时,本着防患于未然的精神,白志昀以其长远的目光深入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工作,利用各类政府、社会资源,牵头组织参与专利预警分析课题20余项,为集团研发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保驾护航。
 
  在全面落实知识产权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理念指引与切实行动下,白志昀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他负责中粮集团的专利工作以来,全集团的专利申请量从2009年之前的不足400件(包括集团总部及旗下各级企业)增长到目前的近4000件,发明专利比例由2009年之前的不足20%上升至目前的近40%。中粮还曾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北京市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集团的知识产权工作也逐步得到政府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认可,多次获得嘉奖。2015年,中粮还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粮累积的赞誉与口碑足以反映企业经理人白志昀在知识产权保护之路上所恪守的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
 
  不忘初心 以诚待人
 
  回望白志昀在中粮担任高级知识产权顾问的八年多历程,他做的远比想象的还要多。
 
  自他加入中粮集团以来,承担了大量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培训工作。截止2016年末,白志昀编写知识产权培训课件40余份,个人作为培训讲师对内授课50余次;组织并参与编写中粮知识产权读本、知识产权案例汇编等培训资料。同时,他还策划与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合作建成央企唯一一家“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并通过设立中粮知识产权网络竞赛等措施,拓展了知识产权培训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提升了中粮集团的整体知识产权意识。
 
  小到强化中粮每个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大到提升整个集团的知识产权能力,白志昀都丝毫不松懈。为了提升中粮集团处理知识产权突发事件的能力,他于2010年推动建立了中粮知识产权专家智囊库,聘请国内知名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及从事知识产权代理、诉讼实务的知名代理人、律师组成智囊库,实现了从以往遇到问题、难题才请专家咨询向日常性聘请专家提供管理建议和风险防范意见的转变;2013年推动建立了央企首家集团层面的“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邀请国知局审查员赴中粮企业走访调研,建立了与国知局的固定沟通渠道,形成了审查员与企业科研人员良性互动互补的局面,实现了双方共赢的目的;同年,白志昀还联合北京市30余家相关企业,牵头成立“北京市食品安全检测知识产权联盟”,致力于推动国内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内知识产权的整合和共享,力求实现联盟影响力向全国范围辐射,目前正在筹建国内首个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专利池。
 
  高强度工作的背后折射出白志昀对知识产权事业不知疲倦的热情与无怨无悔的付出,而这份坚定源于他在知识产权保护之路上的初心。白志昀说,作为一名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坚持和真诚,坚持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忠诚,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坚持自己努力改变现状的誓言,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他坚信,只要自己保持一颗真诚的初心,以诚待人,以诚做事,坚定信念,总会得到好的结果。他的初心,他的坚持,他的真诚,他的不懈,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白志昀能够潜心于知识产权事业,为中粮的知识产权发展深挖细作,默默耕耘。
 
  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匠人精神”,当是如此。
 

据悉,正在修订中的《专利法》四修,拟将恶意侵权专利赔偿额度从原有的最高三倍上限调整到最高五倍,五倍赔偿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赔偿额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没有考虑过
合理,打击侵权,确有必要
不合理,赔偿过高,国际上并无先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