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中国农业科学院累计获得有效发明专利2964件

2021/01/20发表

1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图为会议现场。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李楠)1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分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工作,系统盘点“十三五”发展成效,分析当前主要形势与任务,谋划“十四五”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政治巡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院所改革发展,如期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育与推广了“华浙优261”水稻、“中麦895”小麦、“中黄6106”大豆等一批主粮品种,有力支撑“藏粮于技”。

其中,科研立项与财政经费保障延续好势头,新增主持各类课题2312项,合同总经费15.2亿元,国家自然基金315项,其中,重大类项目15项。“杰青”、“优青”立项获得新突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增3项。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再创佳绩,牵头获得省部级奖励25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得新兽药证书9项,其中一类新兽药3项。审定(登记)品种359个,其中国审233个。制定各类标准487项。强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会议强调,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支撑宏观决策上取得突破性成绩,2020年度农业展望报告、农业产业发展报告等多个研究报告获得广泛关注。院地合作务实展开,与4个省级、12个地市级政府新建全面战略科技合作关系。创新联盟建设深入推进,新布局联盟7个,打造15个标杆样板,组织全国近千家单位,开展重点任务526项。人才引育呈现新气象,34人次入选国家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28人,农科英才达到342人,博士后进站人数同比增长近40%,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进展明显,研究生教育管理不断加强。

此外,国家作物种质库、成都中心、北方水稻中心、南繁研究院等重大条件平台建设进展喜人,支撑保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机制创新初见成效,院所运行效率持续提高,安全应急防线不断筑牢,院区综合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现代院所发展不断加速提速。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全院累计获得有效发明专利2964件,取得植物新品种权338个,新兽药、新农药46项。其中,牵头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9项,占农口立项数的1/5。建成全球最大的大动物P4实验室单体设施,国家种质资源库结构封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72项,较“十二五”同比增长12%。获国家科技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授奖成果的约1/4,较“十二五”增加5项。新增两院院士6名,新增国家级人才252人,培养自有人才580余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240余人。科研任务和团队管理机制基本构建,科研放管服、破“四唯”改革深入推进,院所管理规则和章程不断完善,农科特色监督体系初步建成。

此外,会议还通报了2020年研究所评价结果,发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表彰了重要论文与重大品种获得者、院科技成果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院平安建设优秀单位、院成果转化奖、 院发展基金会、资助勤学励志助学金和国际交流合作奖学金获得者。

(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13621279650 13621252760,邮箱:chinaip@chinaipmagazine.com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