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盗版行为等同于入室抢劫

2009/07/28发表

  2001年《寻枪》让他初露锋芒,2004年《可可西里》使他曼声海内外,2009年一部《南京!南京!》则最终奠定了他国内最卖座电影导演之一的地位,他就是陆川。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陆川对于我国的影视业盗版猖獗的现状有很深的感触。

  因打击盗版得力《南京!南京!》票房多了几千万

  2009年4月26日,陆川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聘任为2009年“反盗版形象大使”。而此时正值他的新片《南京!南京!》全国公映,当问到当时的心情时,他表示“当时有些窃喜,对我来说这是雪中送炭”。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南京!南京!》上映的第五天,执法人员就在进京的卡车上搜查销毁了几十万张盗版光盘,而这只是全国各地众多查缴盗版光盘的行动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各级相关执法部门的努力,才使《南京!南京!》这部耗时四年的大戏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保护。陆川感概的说:“作为一部文艺片,南京的票房能到1.8亿真是相当的不错,我觉得这和各级执法部门的保护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南京的票房掉几千万是有可能的。”

  如果不严厉打击盗版 影视产业将走向灭亡

  盗版对电影业的打击到底有多重?每张光碟的生产成本不足人民币1元,在街头和成千上万的零售商店里,这些碟片的售价每张在5元至10元之间。如此巨额的利润仍然是盗版泛滥的主要动力。然而,这些利润本应是属于电影产业链条的其他工作者的。

  “盗版使整个电影产业的分配不均。投资方投了很多钱,创作者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然而,影片的一大部分利润却被小偷拿走了,他什么都不用付出却拿走了很大一块利润,长此以往,对于投资者来说不是一个积极的正面的鼓励,对于创作者来说就更不是了,如果回报体系不健全的话,那么会有多少人为了一部好电影坚持三四年呢?”面对这样的分配不均的市场利润,陆川有感而发。

  他的这种担忧更多的体现在文艺片市场上。陆川认为,由于大部分影迷观影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在电影院里享受视听效果好的“大片”,而文艺电影却因为其本身不受影院青睐,只能依靠碟片市场进行传播,这里所指的碟片市场则多被盗版碟片所占据,久而久之,这种现象会让越来越多国内的年轻导演对周期长、回报差的严肃题材影片敬而远之,继而对文艺电影创作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在谈到将来的反盗版工作时,陆川表示,反盗版是每一个电影从业人员都应该去做的一件事。同时他还呼吁相关执法部门,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及执行上,对待盗版商应像“对待盗窃犯一样”――查获一起,严惩一起。陆川认为,只有这样中国电影产业才能健康发展。(人民网 刘然)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010-52188215,邮箱:chinaip@hurrymedia.com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