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不仅仅缺钱

2009/09/04发表

  8月17日,我省第二批1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公示。得知“枣木杠子乱弹”名列其中后,广饶县72岁的李云太老人既高兴又担忧。他高兴的是,有关部门终于开始重视这一地方曲艺了;担忧的是,作为传承代表人,今后到底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曲艺,自己心里一点谱也没有。

  最年轻的传承人67岁

  李云太担忧的事情,也正是那些还在继续为传统民间艺术坚持和努力的民间艺人们最为关心的。

  广饶县石村镇中赵村这个只有490人的小村保存有21套完整的鼓谱,这在东营市绝无仅有,赵家大鼓已经被列入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家大鼓的传承代表人中年龄最小的杨国清已经是67岁的老人了,年龄最大的是82岁的赵可仕。村主任方永利告诉记者,老人们很想把大鼓传承下去,可是年轻人打一两套鼓谱玩玩还可以,让他们完整地学下来就不现实了,打鼓毕竟不能养家糊口。村集体没有钱,每年投入两三千元都无法保证。方永利期盼着:“国家能出钱养起来,这样才不失传”。

  张兆海是广饶县陈官乡短穗花鼓的传承代表人之一。张兆海认为,市场化是短穗花鼓的未来之路。只有对花鼓进行改造,使其走向市场,短穗花鼓才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目前陈官乡正在筹划一个短穗花鼓农民艺术团,今年9月份将演出。而在广饶县文化馆馆长成红波看来,从民间来,到民间去,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最好方式。从2006年以来,广饶县每年都要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以及春节期间的文化展演。这为全县传统民间文化展现搭建起了绝好的平台,也使得这些民间艺人有了极大的积极性。目前,广饶县已有农家庄户剧团47个,常年开展活动的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260多支。 47个庄户剧团每年演出达700多场次,收益300多万元。

  “申遗不是单纯向国家要钱”

  从2006年开始,我省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0项,位居全国第二位。

  “如果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就能给钱。”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民间艺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冬宁告诉记者,就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需要钱。但是申遗不是单纯向国家要钱,这个观念必须理清。”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孙冬宁认为要分门别类地对待。一些濒危的、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项目,确实需要政府出钱养起来,作为一个文化的基因符号留存下来。而对于一些活态的、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广阔市场的项目,则要在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传承。从2005年6月开始,孙冬宁和他的12名同事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周村烧饼传统制作工艺的详细调查与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和传承方案,对周村烧饼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用功利的思维和发展经济的眼光去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不对的。”他认为,不能一提民间文化传承就向旅游、经济方面靠,那样不仅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不到保护,反而会对其造成伤害。这样的例子在很多地方已经出现。

  除了钱,最缺的是人

  后继乏人,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突出难题。

  和老民间艺人担忧的一样,孙冬宁也在为人犯愁。孙冬宁认为,目前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大家都知道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怎么样保护和传承,拿出具体的方案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现在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积极性很高,这让孙冬宁和他的团队很高兴。由于缺少专业人才,有些地方“重审报轻研究”,甚至连最基本的田野调查人员都组织不起来,更不要说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提出科学的保护和传承建议了。

  2006年,我省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到目前为止,依旧是全省唯一一家。“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瓶颈。”大众日报 贾瑞君 本报通讯员 钟文峰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13621279650 13621252760,邮箱:chinaip@chinaipmagazine.com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