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说

  

  《砚说》

  砚,心之介,德之操,艺之媒也?

  中国文人素来以文立言,

  以行立德,以品立格,以砚传思达艺是也。

  ……

 

  苏轼,米芾,叶小鸾,高南阜,纪晓岚,黄莘田,汪鋆,袁沛,祁焕,金农,端方等历代文人雅士,无不以砚呈品,以砚铭心,以砚为友,以砚为藏,以砚为乐。故若知人,品人,解人,弘人,砚实则密钥也!

  砚者,心之田也;

  砚,几乎就是中国文脉的总发源地。自造纸术发明以后,砚就应运而生了,而肇庆,婺源等地之异材,更因文人对砚文化之介入,使之成为文人艺术品格与生命状态的象征。哪怕是再细微的思绪,只要与砚有了交集,文明的艺术之花总会开放得风姿绰约,冰雪聪明。

  砚者,众艺集成;

  中国艺术品纷繁浩杂,唯砚是集书法,篆刻,绘画,雕塑,材质,诗文为一体的六合之艺。

  唯砚将文人理想与工匠精神结合得如此相得意彰而风神逸趣?

  砚,以众妙之妙,令人爱不释手;

  砚,以众雅之雅,令人遣情忘怀;

  砚,以不言高情,令人唏嘘怅往…

  诗言志

  歌咏言

  砚铭心

  其实,每方砚都是一册永远的教科书。它是砚主人深刻而缜密的遐思,它是砚主人风致而清澈的雅望。

  砚,是学问,是涵养,更是修行。

  当你有福,有运与砚同喜同乐,因砚而产生的智慧灵光温暖在手,启迪在心的时侯,生命被放大,延展,时空被压缩,穿越…

  砚,就是文明,文化,文人历久弥新的永动机

  砚,如如不动

  砚,吉祥止止

  砚,高情雅重

  ——岁在丙申之春,新惠于逸斋

  以上文字摘录自刘新惠先生《砚说》

  砚之诗

  文人以文立言,以砚传思达艺,一石一砚之上集书法、篆刻、绘画、雕塑、材质、诗文为一体,它将文人理想与工匠精神结合得相得益彰而风神逸趣。文人墨客为之心旌摇曳,浮想联翩,留下了许多咏砚、赞砚、铭砚的诗文。

  宋唐庚《古砚铭序》:“砚与笔墨出处相近,独寿天不相近也。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记,砚之寿以世计。”

  李白《殷十一赠栗冈砚》:“殷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天寒水不冻,日用心不倦。携此临墨池,还如对君面”。栗冈砚又称“栗玉砚”,《砚史》赞其“理坚,色如栗,不甚着墨,为器甚佳。”

  刘禹锡《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刘禹锡回忆昔日共用砚台读书写诗的情景,赞砚击之声清越如“敲寒玉”,观之形参差如“叠碧云”。

  元王冕《秋夜偶成其六》:“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十年寒窗,磨穿铁砚,只盼金榜题名,此中的“铁”砚却仅仅是一种比喻。

  苏东坡一生写砚铭近三十首,几乎占了他全部铭文的一半。《砚笺?古砚》记他为所藏的端石蟾蜍砚题铭,曰:“蟾蜍爬沙到月窟,隐蔽光明入岩穴,琢磨黝赪出尤物,雕龙渊懿倾澥渤。”

  白居易:“登楼诗八咏,置砚赋三都”登高赋诗,提笔研磨,非先置砚不可。

  砚之形

  砚的出处不可胜记,明代高濂在《燕闲清赏》中《论砚》载有:“万州磁洞石砚、相州铜雀瓦砚、未央宫瓦头砚、柳州柳石砚,出龙壁下;成州成石砚,出栗亭。泸砚、潍砚、南剑州鲁水砚、宿州乐石砚、虢州澄泥砚、登州驼基岛石砚、归州大陀石砚、江西宁府陶砚……”。

  丨明版《燕闲清赏》善本 局部丨

  砚的形制更是多种多样,据宋高似孙《砚笺》所载,其形制“近雅者”即有:风池砚、玉堂砚、五台砚、蓬莱砚……八棱砚,四直砚、莲叶砚等二十余种,宋唐积《歙州砚谱》所载宋代歙砚“样制古雅者”又四十种,但论构造概括,不外乎砚堂、砚岗、砚池、砚唇、砚额、砚面、砚背、砚侧这几个部分。

  砚之铭

  砚有铭则贵,砚上镌刻的文辞,无一不是砚主人的内心独白与座右。它是折射先人情思,透视文人情怀,反咉德行操守的一面镜子,砚拓更是由独乐化为众乐,将砚文化放大、延展。

  砚墙右行书刻铭:廉则正,宽能受,惟其质之重厚,居君子之座右,沧门。

  砚背留砚石原皮,仿前代断碑形制刻行书大字,古色斑斓,逸趣横生。

 

  古砚、拓片互相映衬,别具一番韵味,下为部分古砚铭文:

  清 陶斋款“云涛”端砚

  清山石中下刻“云涛”砚名, 右刻咏砚一则:古香一握,松风谡谡,伴我石友,以写心田。左刻:庚辰春仲上浣,六益主人得此砚, 属井南作铭并书, 下白文印:陶斋。

  清“陈鸿寿,李文田”铭双面端砚

  此砚铭文“一尘不染,白圭无玷,酬尔冰心,朱衣暗点”。

  清“张廷济”铭井田卧牛端砚

  以端溪佳石雕成卧牛井田式长方砚,砚背张廷济刻铭:“犁其外平其中,鋬井耕田八方既用,夜复旦予尧舜逢惟乎下之人之功”。左侧砚墙刻:“不越陌不度阡,井尔井田尔田,秋大有云与烟,牛乎牛汝安眠”,款刻“龙石铭”。右侧砚墙刻“碧桃花馆习字砚”。

  收藏之物众多,但唯有砚与文人之心最为贴近。藏砚即是藏诗书,赏砚犹胜读书乐,其中嗅出的是墨翰负笈的缕缕书香,是古代文人墨客内心的独白。

  来源:本上创意

  原标题:砚说丨为你研尽一池墨香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