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浴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医药浴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8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中)带领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高俊雅):当地时间28日,在最新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上,我国的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二十四节气之后,又一项来自我国的项目加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家庭。至此,我国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已经达到40个。

28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上,会议主席——毛里求斯艺术与文化部长普里特维拉杰辛格·鲁蓬宣布,中国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医药浴法,是藏医学“索瓦日巴”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

该项目受到苯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表示,藏医药浴法源于藏族民众的生活实践,并充满生命力,“藏医药浴法是中国藏族民众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该遗产项目既体现了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张旭认为,藏医药浴法列入代表作名录,将会进一步增进民众对这种民族疗法的认识,推动藏医走向世界,也将惠及更多民众,“我们相信,藏医药浴法列入代表作名录,有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并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知,促进不同民族关于生命健康和尊重自然的对话,体现了人类与其环境间的可持续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中国将积极履行保护承诺,努力提高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使其得以不断传承发展,让这一宝贵的传统知识和实践惠及更多民众。”

藏医药浴法以中国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为集中传承区域,广泛流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藏区,并逐步辐射到内蒙古和新疆等地。

这是我国列入有关非遗名录、名册中第四个属于“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领域的非遗项目。藏医药浴法相关项目已经分别于2008年和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随着藏医药浴法的列入,我国共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其中32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包括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包括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活字印刷术等;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

藏医药浴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医药浴法在被宣布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其他国家代表向中国代表团表示祝贺。

藏医药浴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审议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项目。

藏医药浴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主席毛里求斯艺术与文化部长普里特维拉杰辛格·鲁蓬(右)。

藏医药浴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于11月26日到12月1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开,评审新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中阳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