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竹帘:跨越千年非遗路 万缕千丝总相连

 
       “薄如蝉翼淡如绸,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
 
       梁平竹帘,以竹丝为主要原料编织成帘,画上精美图画的工艺美术品,起源于宋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着“天下第一帘”之美誉。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自然风韵,在我国灿烂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饮誉天下。
 
       2008年,梁平竹帘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由于现代科技产品的冲击,梁平竹帘已褪去昔日辉煌,日渐淡出人们视野。但为了传承这门古老技艺,还有一群人仍然坚守着,循着他们的言语,倾听他们的故事,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行旅跃然再现。
 
 
       深植民间
 
       换来天下第一帘
 
       “梁平竹帘的形成是一个积累和发展的漫长过程。”梁平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和平说。
 
       相传古代,人们把房前屋后的一根根翠竹编织成“细如毫发密如丝”的竹帘来装饰。北宋年间,竹帘工艺已臻成熟,贡奉朝廷。
 
       《梁山县志》记载:“竹,栩毛之属,必他处所无及,征诸宋史,则赏贡锦”。
 
       明代以后,随着工艺的提高,梁平竹帘制作日趋精美、用途日趋广泛,并在轿帘、窗帘、门帘、帐帘等制品上开了题字作画的先河,使素净清雅的竹帘锦上添花。
 
       拿起一张织好的竹帘,远远看去,完全透不出竹帘背后的景象,张和平打趣地说:“竹帘只能从里往外看,所以是以前制作小姐轿帘最好的材料。旧时小姐的轿子都有帘,用竹帘遮挡,外面的人看不到轿内小姐模样,可轿内的小姐看外面却一清二楚。”
 
       75岁高龄的牟秉衡,目前唯一的梁平竹帘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也是梁平竹帘往昔辉煌的见证人,作为梁平竹帘厂的第一批工人,每一道工序他都干过且熟悉,“1958年,我县成立梁平竹帘厂,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竹帘制品,厂里的经济效益好得不得了。”
 
       当时,梁平竹帘开始出口国外,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刘少奇、陈毅等多次将梁平竹帘作为国礼赠送联合国及外国政府首脑,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均有珍藏。梁平竹帘也曾在国际国内展览中多次获奖,并以其独特的工艺形式,吸引了全国众多知名艺术家一展身手。
 
       “沈鹏、黄胄、阎松父、苏葆祯等书画大家都曾在竹帘上作过画,当时我们还经常一起交流竹帘绘画心得,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很多绘画技巧,而这些作品现在已成无价之宝。”牟秉衡说。
 
 
       抽丝剥茧
 
       成就八十余道工序
 
       梁平竹帘,以民间手工技术为主,借助简单而巧妙的木结构机械,经过选竹、启片、分丝、匀丝、冲头子、迂篾、缫丝、牵梳、提纵、织帘、装订、绘画等八十余道工序的流水作业,以细如毫发的竹丝编织成形似锦帛的素竹帘,再画上花鸟、人物、山水等绘画成形。
 
       来到梁平知德竹帘厂生产基地,厂长张新权向记者介绍,梁平竹帘选用本地慈竹为主要原料,而且必须是竹节长、干花少、青皮未伤的隔年青或两年青,这样抽出的竹丝才会色泽柔和鲜嫩。
 
       “在竹帘制作工序里,原材料的选择是根本,而抽丝则是最考技术,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张新权说,竹帘制作大师方顺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也是干了50多年的老师傅,厂里任何一道制帘的活儿都难不倒他。
 
       说话间,只见方顺康双手紧握一叠宽约1厘米的薄竹片,前端对准冲蔑刀刀口,将其分为宽约为0.25mm的若干等份。
 
       “一截普通的竹筒,我能抽出两三千根竹丝。”方顺康自信地说。
 
       自幼随外公学习绘画、书法,擅长花鸟、山水等绘画的牟秉衡,则研究采用了喷、擦、画等多种绘制竹帘技巧,每一幅出自他手的竹帘工艺作品极富特色、精湛别致。
 
       走进牟秉衡的家中,一股浓郁的竹香味道扑面而来,100多平方米的住房变成了工作室,墙壁上挂满竹帘画,除了一个卧室,其余房间都堆满制作竹帘的材料和工具。“在竹帘上绘画不同于在宣纸上作画,它没有宣纸那种自然天成的晕染效果,但会给人一种清新、洒脱的感觉,尤其是山水画,清秀的画风很有韵味。”牟秉衡表示。
 
       竹丝情愫
 
       因为有爱方能坚守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汽车代替了轿子,窗帘代替了竹帘,大量现代工艺制品冲击着梁平竹帘的市场。
 
       “梁平竹帘制作工艺复杂、市场较窄,目前我们厂里年销竹帘千余张,价格在几百到万元不等。”在惨淡现状面前回忆辉煌历史,张新权不免只能苦笑,在上世纪50年代,梁平竹帘厂年销量可达几万张。
 
       由于近年竹帘销量锐减,2001年,曾经拥有200余工人的梁平竹帘厂被迫倒闭,多数工人选择了转业,大量从艺者纷纷流失。
 
       而牟秉衡选择坚持下来,他将工作室从厂里搬到家里,开始自己办厂。
 
       “我必须要坚持把梁平竹帘传承下去,不能让老祖宗传下的好东西断送在我手上。”谈起传承,牟秉衡有些激动,可对于现实却有些无奈,“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也就只能画些山水画,传承的重任还要靠孩子们。”
 
       牟秉衡一家六口都在自家竹帘厂从事相关工作,二儿子牟静平,已是厂里支柱。
 
       竹帘制作如分丝、织帘、绘画等工序,比较枯燥,且要十分有耐心,可牟静平从小就坐不住,不太喜欢这门技艺。儿时,父亲就要求他跟着学,上大学时,牟静平学习了室内设计专业。
 
       “要是我不做这行,生活要好得多。”牟静平叹了口气说,现在竹帘挣不了多少钱,可是,看着父亲为了坚守这门技艺,有时深夜还和母亲砍竹子、画画,心里很是难受。于是,兄弟俩下定决心放弃所学专业,投身到竹帘事业中。
 
       创新裂变
 
       在变化中寻求新生
 
       梁平竹帘有着上千年的发展过程,如今在各类新兴工艺品的冲击下,古老的梁平竹帘仿佛与世界也隔了一层看不清的薄纱,与市场需求渐渐脱节。
 
       是什么原因束缚了竹帘产业发展的脚步?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留意到,竹帘画几乎是梁平竹帘的主打产品,鲜见其他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日常用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竹帘作为过于单一的产品功能,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竹帘已成不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梁平县文广新局局长向时明建议,梁平竹帘需加强包装与创新,走名家精品线、家居生活线,邀请书画名家作竹帘书画,开发生活实用产品,如车套、床上用品等。
 
       竹帘制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其属于特殊手工技艺,存在制作工序多、耗时长等难题。
 
       张新权也意识到了生产存在的弊端,导致竹帘价格居高不下。他说:“梁平竹帘可学习苏绣,尝试进行现代机械化研发和改造,在保留传统手工基础上将部分工序机械化,大幅降低产品成本,让古老的文化精品走进千家万户。”
 
       笔者手记:
 
       梁平竹帘:重振旗鼓 破茧重生
 
       梁平竹帘制作工序繁多,涉及到竹丝制作、备丝、竹帘制作、竹帘绘画四个主要工序及众多细小环节,目前面对现代产业化市场,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需求?如何让“老字号”与现代市场相融合?如何让梁平竹帘成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在笔者的采访中,这些问题曾被多次提及,如何在创新探索中找到解决方法,为梁平竹帘注入新生命。近年来,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全县竹帘企业已发展到4家,梁平竹帘非物质文化国家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4人、县级传承人十余人,梁平竹帘已逐步形成产业化。将梁平竹帘经济产品作为载体,年销售收入由2006年的1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约600万元,建立传承实验基地,参加文化展会宣传,并成功申报“梁平竹帘”为国家地理商标,日渐壮大的产业规模为梁平竹帘注入了新生命,梁平竹帘的保护传承工作正有序推进。
 
       本文来源:华龙网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