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展

论坛及展览以"去伪存真、传承文明、创新发展"为主题。全面阐述当下书画界中知识产权的问题,艺术品侵权的界定;届时邀请中国当代书画大家、知识产权庭法官就典型案例现身说法,依照现有的法律适用现有的发展;就书画界中的实务做出分析与探讨,挖掘艺术品潜在商业价值;沟通与探讨适合中国书画界的知识产权管理的有效路径。

主办单位

  • 中国日报知识产权频道
  • 《中国知识产权》杂志

协办单位

  • 北京海瑞迅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北京蓝色精灵公关咨询有限公司

邀请嘉宾

  • 国家相关政府部门领导
  • 中国法学学者教授
  • 最高法院法官
  • 中国版权协会领导
  • 知名书画家
  • 书画收藏家
  • 艺术评论家

指导单位

  • 中国版权协会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独家微博支持媒体

网络直播媒体

合作媒体

  • 中央电视台
  • 新华网收藏频道
  • 中国日报
  • 腾讯收藏
  • 雅昌艺术网
  • 收藏投资
  • 创新时代
  • 中国文物网
  • 21世纪经济报道
  • 北京电视台
  • 人民日报
  • 第一财经日报
  • 法制晚报
  • 北京晚报
  •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新传媒网
  • 新京报

贾平凹“中指维权”羞辱了谁

     
      现在贾平凹写一幅书法作品自己开价3万元,且不还价,而西安书院门内一些书画小店内贾平凹书法的伪作倒也仿得惟妙惟肖,开价只要150元,还能还价。愤怒的贾平凹受了齐白石防伪绝招“指纹肖形印”的启发,开始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上摁上手印。摁手印大家通常使用的是右手食指,偶有用大拇指者,因为古代审讯画押常用此手指,显得不吉利,现在用的人也很少了。有趣的是,贾平凹往自己作品上摁的手印,非食指和大拇指,而是中指。

  贾平凹与伪作之间的斗争已进行很长时间,先后使用了两大计谋,其打假第一式为“与作品合影”,但造假者很容易通过PS技术,就能让他“飞身”到伪作中。打假第二式为“经常更换印章印泥”,可这对造假者而言,也就是增加点刻章、换印泥的成本而已。如今贾平凹用“中指维权”的新招式,对造假者来说,复制指纹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收藏热方兴未艾,各种藏品造假行为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名家书画更是其中的重灾区。一方面是书画家费尽苦心保护作品的真实性,甚至亲自出面鉴定作品真伪,一方面是鉴定家为了一己之利为伪作开鉴定书。在这种混乱的大背景下,贾平凹的中指指印拥有了批判色彩,它显然是竖给那些造假者们看的,用这种带有点行为艺术性质的方式维权,虽说不上石破天惊,也算蔚然奇观。

  合影,换印章印泥,在印泥中加入DNA,作品背后留有作者联系方式,现在加上贾平凹的指印,书画家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可谓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但这照旧不能熄灭盗版之火。联想到前段时间作家们集体向百度讨要说法维护数字版权,发现作家相比画家而言,更难阻止自己的作品被滥用,画家好歹还能在画作上留下自己的印迹,作家们想在自己可以被成千上万次复制的书稿上留下标记,可就太难了,他们的作品一旦在网络上发表、传播,就几乎等于公用品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版者的聪明劲儿总是可以轻易攻破原创者煞费苦心创造的正版保护方式。老实人贾平凹被逼得连中指都“献”出来了,再被“破解”之后,他还能使出什么招呢?有的画家被伪作气得吐血,愤而掷笔不画,照样阻止不了伪作泛滥。所以,抵抗伪作的最好方式是,不但自己要成为高产画家,稀释伪作的浓度,还要成为知识产权保护专家,一手创作,一手打假,两手都要硬抓。

  贾平凹的“摁手印”维权故事传出后,引发书画界人士争相效仿,一时间“指纹满天飞”,中国书画作品由此迎来“指纹元年”,指纹作为一种特殊的时代产物,继落款、印章之后,成为走进书画作品必不可少的构成物,只是不知道,指纹的参与,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羞辱?(文/韩浩月)

     来源:时代商报                                                              责任编辑:赵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