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龙
北京集慧智佳知识产权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部部长
关注企业
企业logo
爱一行干一行,不如干一行爱一行——集慧智佳咨询手记
2016/11/01

  秋风渐起,炎热退去,又是一年新生入学季。但两个月前,我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亲戚的电话,因为今年参加高考的表弟堂妹有五六个,分数一出来,各家都为选什么专业伤透了脑筋,想问我的建议。可说实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选专业是个非常难搞的事情,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当下哪个专业热、对口的工作收入高就选哪个,"钱途"或者前途永远第一位,长辈们多数支持这样的选择;另一种是选择孩子们倾向的专业,喜欢什么学什么,爱一行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

  两种观点当然各有道理,我想说的是"爱一行干一行"貌似挺有道理,但我更倾向于另一句话,即"干一行爱一行"。

  我想说的是,要想深深爱上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工作,首先得从进入这个行业、做了这份工作开始。而往往最后选择从事某个行业的原因,却不一定是兴趣使然,或者说多数都不是出于兴趣。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工作经历完全是"干一行爱一行"。

  专利代理人

  大学毕业时,作为机械工程专业出身的工科男,我原以为工作是在设计室里做机械设计,整天与各种图纸、绘图工具打交道,或者干脆做一名一线的机械工程师。但最后连自己也没想到,竟然应聘成功了一份专利代理人的工作,因为一家风电公司的offer迟迟没来,考虑再三决定接受代理人的工作,当时我并没有太大兴趣,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虽然我在签完合同两周后接到了那家风电公司的offer,但最后证明我还挺适合做一名专利代理人的。

  要说专业对口,多少还是有一些的,代理人是个笔杆子工作者,但前提是要对客户(发明人)的技术方案能够详尽理解,才能够撰写出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我所在的代理机构属于第一梯队,分工明确——有机械、电学以及化学专利代理工程师。基于专业,我被划定为机械类专利代理工程师。经过一段时期的专业培训,我便正式开始为客户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并且渐渐发现开始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代理人的工作方式让我觉得像是从一所学校出来又进入了另一所学校——这里的同事就像同学,高级代理人就像导师,培训就像老师授课,客户提供的技术交底书就像考卷……我们每天都在"考试""做题",遇到比较复杂的"难题"你可以找"同学"讨论解题思路和办法,再不行就找有许多做题经验的"导师"帮忙答疑。几个月过去,经过不断的练习和考试,能力日渐提升,最终交上的"答卷"(专利申请文件)质量也越来越高,得到导师和客户的认可,有时候也会为了自己历尽万难做出的"高分答卷"而自信心爆棚。

  代理人工作让我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真心喜爱,并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通过撰写高质量的申请文件,为企业的研发成果提供保护,甚至带来效益。就这样,我的撰写水平逐步提高,就这样,我爱上了专利代理工作!

  IP咨询师

  当专利代理人的工作步入正轨,我开始用"专利代理人"来给自己做标签的时候,我又机缘巧合来到了咨询公司,当起了IP咨询师,对于咨询师这个职位,因为了解不多,也谈不上喜欢或厌烦,只是觉得咨询可能会比代理有更宽的业务范畴,在有限的经历中多一些见识和阅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咨询师,通俗点来讲就是为客户出点子,让客户出票子。可IP咨询师要给客户出的知识产权的点子却不是那么简单,票子也不是那么好拿。

  从专利挖掘到专利布局,从战略规划到无效分析以及海外专利预警分析……,这些不仅是个脑力活儿,也是个体力活儿。有时候为了找到一篇高相关度的专利,通过分析技术特征来对另一篇专利提无效,需要对几千篇国内外专利进行N轮的对比筛选;有时候为了在项目周期内出具高质量的分析报告,需要连续几天不分黑夜白昼,用多少个彻夜不归,才能换回客户的一次肯定,工作难度及强度可想而知。

  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让我厌恶这份工作,反而通过一个又一个咨询项目,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业务能力也不断提升。咨询工作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要调整之前代理人的思路,打破曾经的思维方式,重新来过。当咨询项目结项的那一刻,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很伟大,客户因为我们而做到了"产品未至,专利先行";企业因为我们而成功构建坚实的专利壁垒,在满是荆棘的市场阔步前行。咨询工作给予我的成就感,是此前从未有过的。

  就这样,我在咨询工作中再次快速成长,就这样,我爱上了咨询工作!

  产品经理

  当我以为咨询这条路会顺利持续地走下去时,公司已经开始着手从向客户"授之以鱼"转为"授之以渔"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根本在管理,随着客户不断提出管理工具的需求,结合大量咨询项目的累积,我们开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研发知识产权管理工具——IPfolder系统管理平台。

  这是一件好事,作为咨询师的我,知道多数常见的管理系统开发团队都是单纯的I T人员,而知识产权是个比较专的领域,因此传统软件团队很难开发出真正高度匹配企业需求的管理工具。随着软件开发部的成立,我由于曾从事过代理和咨询工作,被任命为IPfolder的产品经理。

  说实话,对于公司的这个安排,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一听到产品经理四个字,总感觉跟我没关系——我是做专利咨询的,让我来搞系统开发、搞需求分析、做产品设计?开玩笑吧!

  但经过一番沟通后,我的想法开始有了改变。一名靠谱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产品经理,需要满足两个要求:具有知识产权实务工作经验,具有产品经理相关工作经验。几番考量后发现,从传统IT界招聘具备知识产权从业经验的产品经理,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我们自己就出身于IP行业,知道专业性是需要积累的,所以更靠谱的方案就是把咨询师培养成产品经理。最终,我成为最后接过这一棒的人。

  产品经理,说白了就是要能够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并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工具。前者好说,这些年的积累足够应付,后者则需要把需求"翻译"给开发人员,就有些困难了。

  最开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试着用开发工程师可以理解的语言和思路,为他们转达需求,可效果并不理想,专业的术语很难直接表现在系统里。于是,我试着去了解系统需求分析应该如何进行,需求分析结果应该如何呈现,如何准确地向工程师转达。因为整天和开发团队泡在一起,我也逐渐了解到了如何进行表结构设计,如何用Axure绘制系统Demo,如何进行字段控制等等。

  这些原本听都没听过的东西,我竟然从认识到了解,到最终应用全然实现了。几经修改调试后,第一版产品开始试用。通过用户反馈,我们发现IPfolder的许多设计相比其他产品而言,更加吻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际需求。兴奋,由衷地、莫名地兴奋!原来我是可以做到的,我们的团队是可以做到的。

  慢慢的,我们的产品越来越成熟,产品体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使用,同时我们也开始了定制化开发。随着一个接一个的项目启动,我也慢慢的爱上这份工作。这种感觉无法言喻,当你绞尽脑汁否掉N个实现方案,最终找到用户体验最佳的功能实现方式时,就像是在沙漠中见到一洼清水,太美妙了。当然,过程也充满艰辛,依旧是无数个日夜不分,彻夜不眠,最终搞定需求分析、代码编写、系统上线,项目成功验收时,就像走进了沙漠中的绿洲,那些努力见证的成果就在你眼前,那么清晰,那么明朗!

  就这样,我开始亲历并见证我们一个又一个产品的推出,一个又一个项目的顺利验收。就这样,我爱上了产品经理这个工作!

  因为误打误撞进入了知识产权圈,今后我是否还会从事其他的工作也未可知,但多半是出不了这个圈儿了。不管什么工作,干一行才能知道是不是爱这一行!

  记得以前回家过年,总有亲朋问我是做什么的,而我的回答从代理人、咨询师,到产品经理,好像总在变。也许他们分不太清这些工作,但我想,今年IP大热,索性回家再有人问,我就说:我做IP的!

 

据悉,正在修订中的《专利法》四修,拟将恶意侵权专利赔偿额度从原有的最高三倍上限调整到最高五倍,五倍赔偿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赔偿额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没有考虑过
合理,打击侵权,确有必要
不合理,赔偿过高,国际上并无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