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技传千年 盛世绽芳华:漆篮传承了五百年

        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泉州,竹篮打水水却不会空,这种神奇的竹篮,便是永春漆篮。

  据《永春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正德年间,永春漆篮便出现了,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今年74岁的郭金膘,是永春漆篮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尽管他退休前的主业是教师,但生长在漆篮之乡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从小他便耳濡目染漆篮的制作工艺。

  据郭金膘介绍,永春漆篮造型端庄、轻巧坚固、耐酸耐碱、不褪色不变形、不怕热水烫洗,非常实用,靠的是竹艺和漆艺融为一体的技术。制作漆篮需要用二十多种原料,基本以黄金箔、细竹篾、生漆、桐油、夏布、冬粉为主要原材料,经过制胚、水煮、上桐油、裱布、涂漆等五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这些工序都是由手工制作。

  龙水村是漆篮的诞生地,因此,永春漆篮又称龙水漆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鼎盛时期,村里集体所有的漆篮工厂,曾有200多位手工艺人。然而,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漆篮厂倒闭,行业几乎陷入瘫痪。

  郭金膘及许多老一代漆篮手工艺人见状忧心忡忡,多方奔走“拯救漆篮”。2006年,退休回到家乡的郭金膘,在重新整合原有漆篮厂的基础上,牵头集资创办了永春县龙水工艺有限公司,将四散在各处的手工艺人重新集中在一起,这一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巩固。

  由于篮胚编制精细,层层衔接紧密,涂髹灰的生漆十分坚牢,经久不腐,一件漆篮可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早年曾是民间嫁女的妆奁品。如今,漆篮已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闽南人漂洋过海到达世界各地,漆篮也随之成为华侨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东南亚的华侨回到故乡,回去时总要带上几个漆篮,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因此,永春漆篮的市场非常广阔,尤其是海外市场。如今,在龙水村制作的漆篮有80%销往东南亚一带,这些年来,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闽南本土一带的需求也在不断呈上升趋势。

  在时光的雕刻下,漆篮技艺臻于成熟。近年来,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艺人们大胆创新,制出了饰有日沐松鹤、九龙腾跃、天女散花等图案的新花色漆篮几十种。又在漆篮工艺的基础上,生产出圆形、转形、六角形、椭圆形等形状各异。

  “目前,龙水的漆篮工艺已经摆脱了之前粗放的制作方式,逐渐向工艺品、收藏品方向发展。”新一代漆篮人、龙水村支部书记郭志煌介绍说,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作为普通用途的漆篮已逐渐减少,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漆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馈赠亲朋好友或作为收藏之用,对于漆篮的工艺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下一步,龙水人将在漆篮制作工艺、品质、样式开发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期将这一古老的技艺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

        来源:人民网,泉州晚报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