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徘徊于濒危边缘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栋三层小楼里,6名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妇女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足挺住经线的木棍,引纬线竹针在经线中来回穿梭,在她们的腿上,一幅幅灿如云霞的黎锦就这样诞生了。
 
       这是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传承馆,也是自2009年黎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保亭县设立的一个点,每天都有约十名传承人在这里织就古法黎锦,每年也要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派人员的不定期抽查,考核这项古老的技艺是否能得到全面传承。
 
       “其实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制作黎锦的很多原料并不好找,像有的染料植物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现在很少,如果专家抽查时正好原料匮乏,就无法完整地展现传统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就保不住了。”保亭县文化馆馆长黄呈说。
 
       海南省黎族织锦起源于殷周时代,早在3000多年前,生活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就已掌握了纺织技术,是中国各民族中最早掌握纺织技术的民族之一,保亭是全海南黎锦最集中的市县之一。元代,黄道婆向黎族学习织锦技艺加以改进后传入中原地区,成为中国棉纺技术的鼻祖。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黎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原来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态,衣饰等必需品不再像从前必须由自己完成,喜欢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在工业纱线产品等市场冲击下,传统的手工制作黎锦工艺耗时耗力耗工,逐渐被年轻人放弃,濒临失传。
 
       “黎族织锦文化的瑰宝”龙被“就曾经出现过断层。”黄呈说,龙被因被单上织绣有龙的图案而得名,集黎族织锦技艺之大成,过去对外贸易中曾是“十金一具”的珍品。然而,由于制作工艺繁杂性和各种历史原因,黎族龙被的制作早已出现了断层。
 
       经过3年的努力,保亭新达达黎族织锦编排技术研究室才成功复制出了龙被,从棉线形态、染色色泽、面料质地、布料厚薄及经纬密度和图案轮廓、刺绣针法等方面都与传统龙被相比不走样,重新恢复了这一古老技艺。
 
       “龙被的教训告诉我们,像黎锦这样的工艺,如果政府再不保护,就很可能会面临失传灭绝的命运。”黄呈说。
 
       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亭县加大了保护力度,设立民族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列馆,认定传承人,建设传习所和传承馆,创建传承村,使传习活动能够常态化进行,还举办技艺比赛激发不同年龄层传承人的热情,并在职业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地建立培训基地,培养年轻人的兴趣。
 
       周秋梅就是2008年认定的海南省第一批黎锦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现在,她除了带20多个徒弟外,还在几个职业学校每周上两节课,教授传统技艺。
  
       据保亭县新星中学胡校长介绍,该校自去年以来已经将学习黎锦技艺纳入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已经有120多名学生学习,还打破了黎锦技艺“传女不传男”的惯例,有的男生也很爱学,还曾在比赛中得过第二名的好名次。
 
       “孩子们很喜欢,上课很踊跃。”周秋梅说,能有年轻人喜欢这项传统技艺,自己也很高兴。
 
       不过,目前主力从事黎锦技艺工作的还是黎族妇女们。因为纯手工制作,生产周期长,一条挂件需要数月时间,一套衣服甚至需要将近两年时间,因此价格也相应不菲,难以产业化,目前仍以接受订单制作为主要生产方式。
 
       “黎锦要想世代传承下去,固然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措施加以保护,行业制定详细的标准加强管理,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必须提高对黎锦产品的开发层面,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进来。”黄呈说。
 
       本文来源:新华网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