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知识产权保护视野

2008/11/20发表

        为何如此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专利、商标、版权等到底如何界定及面临着何种问题?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作为产业的体育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着何种机遇与挑战?知识产权保护在传统知识领域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落实?……日前,围绕上述问题,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举行了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等19个发展中国家的新闻记者受邀与会,组织者旨在通过媒体的信息放大功能,在发展中国家拓宽知识产权保护的视野,深化相关认识,进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落实。

  上任不久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就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最为紧迫的挑战之一便是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进一步增强参与度。他说,随着技术革命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原本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产权领域忽然在过去20年间成为关注焦点。需要记住的是,知识产权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一种通过专利、版权等手段鼓励、传播发明创新的工具,进而建立市场秩序,遏制不确定性、困惑及欺诈等破坏市场和损害消费者的“敌人”。我们正处于一个技术变革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费时500万年从直立行走到制造出第一件石器,费时180万年学会用火,费时70万年进入农耕时代,费时1.2万年进入工业革命,然而自那以后仅过140年便发生了信息革命。”信息时代为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带来了许多严峻挑战,例如,目前全世界尚未经过审核的专利申请就达350万件之多。

  加利先生表示,在诸多挑战面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优先考虑如何改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知识鸿沟”的问题。目前的现实是,一些跨国公司一个公司每年用于新一代技术开发的费用多于多数非洲国家每年用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的总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期就发展进程所达成的共识为扭转这一情形提供了机会,现在的紧迫任务是将良好的政治意愿切实转变为具体而有效的措施。

  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情况引人关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援助与能力建设局主管亚太事务的曼苏尔·拉兹副局长和国际奥委会法律事务官员玛丽安娜均表示,近年来,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都取得了“最快的进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更是“非常完美”。但也应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依旧任重道远。此外,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挖掘国家和企业发展潜力,在将创新和品牌创造的价值转化为具体、实际效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懂得了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强大冲击,利用好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并借助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2007年,全球范围内位列国际专利申请量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52280件)、日本(27731件)、德国(18134件)、韩国(7061件)和中国(6456件)。仅从这一项统计,便既可看出中国的进步,也可看到中国的差距和努力空间。(温宪)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13621279650 13621252760,邮箱:chinaip@chinaipmagazine.com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