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周刊二百二十八期 田力普:继续为中国知识产权发声

 
   
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周刊推荐
从1981年进入中国专利局工作,到2013年底离开国家知识产权局,田力普用32年的时间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中国近30年来知识产权的发展与环境改变,让他来盘点最合适不过。32年,老骥在马年终于可以不用马不停蹄的工作了。虽然“马蹄”放慢了,但是工作却依旧在继续,正如田局在国知局干部大会上所说的一样,尽管自己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仍将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挥余热,为知识产权发声。
[阅读全文]

 

 

 

 

 
 热点要闻
 
 
 
 本刊推荐
 
   文/ 邵建霞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医疗处审查员
我国《专利法》规定了一些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由于牙齿的特殊组成以及牙科医疗领域申请的涉及面广泛,对于该领域主题的可授权性常常难以判断,笔者基于多年从事牙科领域的审查经验,浅析一下该领域的不授权情况。牙科医疗领域的专利涉及不授权主题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属于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方法;(二)属于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 。
 
   文/ 沈琼 北京路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近年来,随着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和获得授权的件数逐年增加,品种权侵权案件数量及相关法律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但由于植物行业特殊性,外界对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了解似乎不如专利、商标以及著作权这三大传统知识产权多。笔者近期接触并参与了一些农作物植物新品种的案件,借此机会对农作物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操作从行政、司法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抛砖引玉,让大家对这个非传统类型的知识产权有一定了解。
 
   文/ 殷源源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法律事务与监察审计部
发表权作为精神权利的一种,源自于著作权法中作者权一系(近似于大陆法系)的文化传统、哲学理念与司法实践。我国著作权法在理论框架、立法概念上更接近于作者权一系,在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对于发表权亦予以侧重保护;但其中的发表权用尽、公开范围等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 。
 
 IP实务
 
 
 
 
 
 
 
推荐好友 邮件订阅   2014.03.20
 
我们的产品
 
 
进入首页        退订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知识产权》出品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