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研讨会在沪召开

2015/08/11发表

        2015年8月6日,由上海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以下称“试验区”)协调推进办公室主办、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康信”)承办的“上海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主题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研讨会围绕“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撑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展开,依据试验区“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特点,相关专家现场分享了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化管理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促进试验区企业加速创新和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

        成立于2007年的漕河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是由上海市科协、上海科促会和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合作共建的“知识产品(上海)集散中心”,中心集聚了共建三方的资源优势,全面打造了一个集“展示、交流、推介、评估、招标、融资、代理、培训、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推动区域发展,满足区域内的企业需求。

创新优先,布局至上

        “自主创新是个很好的国策,但如果不能正确去理解的话,有可能会产生问题。”康信高级合伙人王正发说,“许多媒体报道的时候,说某一家企业不但在做自主创新,而且是完全的自主创新,我觉得这样的概念不完全正确。在现在这个年代,企业要完完全全做到自主创新是不太现实的。”

        在全民高呼创新的时代,王正发对此别有洞见。 “创新并非是完全自主创新,它不适用于一切产品,也不一定必然涉及复杂技术。该创新的时候要创新,不该创新的地方就不要去创新。”王正发说,“对于企业而言,纯粹创新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如何布局专利,如何配合专利布局做有意义的创新。”在此方面,王正发十分推崇用纳什均衡理论来指导专利布局:在博弈的情况下,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王正发于1992年至2005年任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展中国家司(专利合作条约-PCT)司长,为发展中国家更加有效利用PCT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多年的实战经验,他和与会听众梳理了PCT典型流程,并用一串电话号码形象总结了最重要的PCT时间流程--即“PCT12680280”。“PCT有以一带多、以长补短、安全可靠、进退自如的好处,最理想的专利战略是:尽可能早的对发明专利进行某种程度的保护,尤其是临时专利保护,但对专利保护的最后决定则越晚做出越好。PCT体系的规定和特点正好与这种要求相吻合。”王正发说。

        来自德国WINTER BRANDL律所合伙人Alexander Wyrwoll先生有15年的知识产权从业经验,针对欧洲专利布局的相关情况,Alexander在会上分享了相关的策略和经验。

        “申请专利的目的,其实是我们要获得相应的价值。所以我们在申请专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竞争对手会进入哪些市场,可能就会在哪些国家遭到侵权。所以,企业就需要在这些国家准备这些文件的翻译,用于今后可能的诉讼过程。当然,如果你的公司资金足够充裕的话,是可以申请PCT专利的。但如果你的公司资金有限,也许可以考虑一下进行国家层面的申请。” Alexander说。

        在Alexander看来,基于欧洲专利不同的申请途径,企业要通过考虑市场战略、竞争对手、时间、成本预算等现实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申请策略。会上,Alexander也为听众带来了一则好消息:“在欧洲申请专利的问题之一,是欧洲各个国家语言不同,因此企业往往要考虑高昂的翻译成本。但由于签订了巴黎协定、伦敦协议,如今在英国、德国、法国这些欧洲国家进行专利申请时,是不必进行全文翻译的,大大节省了这笔翻译费。”但他同时也介绍,在欧洲依然有一些国家,比如奥地利、意大利以及西班牙,还是需要对专利的申请文件进行全文翻译,企业进行专利布局时不得不考虑这些翻译成本。

        “大家在决定选择传统途径还是统一途径进行申请的时候,要考虑的就是费用问题,现在欧洲专利局已经引入了单一专利年费,带来的结果是:如果专利所要申请的生效国数目是3或者3以下的话,那么选择传统的专利途径可能费用更低;但是你申请的专利想要在大于等于4的国家生效的话,选择统一途径费用会更加节省一点。”Alexander在会上介绍说。虽然给参会企业介绍了很多具体的规定,但他始终强调:“并没有适用所有公司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决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具,通往成功的道路永远都在建设之中。”

紧跟政策,助推发展

        会上,北京康信华源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向城律师也和企业探讨了如何打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进行专利运用的问题。在介绍了如何进行专利挖掘、利用专利信息进行竞争情报分析、如何考虑技术转移等相关话题后,他特别提到了中小企业专利运用应紧跟政府政策。“作为中小企业,如果你连国家的节奏都跟不上的话,后面的有利政策都不会拿到。”黄向城说,“解读政策能力也是竞争利益中的重要一环节。”

        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技术转型,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代表姚伟民副秘书长在会上进行了2015年技术交易助推计划宣讲,姚伟民说:“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是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如何把高校科研院的科技成果转换给企业,是我们2015助推计划的重点。”据他介绍,该助推计划项目主体是上海十几所理工科的高校,如复旦大学、华理工、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这些高校研发的科技成果经由科技处的推荐,由助推计划的评价体系对能够产业化的技术进行筛选,最后将之转化给中小企业,助力企业技术创新。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是既当红娘,又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凡是对接的项目成功以后,企业和高校签订合同,年底我们会对入选的项目给予资助。”姚伟民说。据介绍,科促会将资助技术转让经费的10%,最高额达到5万。自2012年运行以来, 科促会已资助54个项目, 2013年资助经费达175万, 2013年资助16个项目共计180万。(作者:李丹薇)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杂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13621279650 13621252760,邮箱:chinaip@chinaipmagazine.com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