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即将举办

2012/02/01发表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1日讯(记者李冬阳) 2月6日是传统的元宵佳节。中国人历来有“闹元宵”的传统,是对一元复始,春回大地喜气洋洋的庆祝,也是人们庆贺新春的延续,每个人都着意让新的一年在团圆喜庆的气氛中拉开帷幕。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文化部与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旅游局、宗教局、社科院、文物局、中医药局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将于2012年2月5日(正月十四)至2月15日(正月二十四)元宵节期间,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文化部门的不断努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初步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社会公众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依法保护、全面保护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文化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科学的保护方式和方法,对生存状况濒危和传承困难的代表性项目,采取抢救性保护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采取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代表性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这些保护方式和措施在实践中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响应和支持,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旨在“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统筹协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发展的规律,不仅有利于增加传承人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收益,提高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文化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工作。经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会议、公示等程序,命名了第一批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发挥他们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示范带动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进行引导和规范,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另外,我们即将印发《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为深入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二、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一)大展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目的是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本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集中展示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发挥其在育民、惠民、富民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意义和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健康深入开展,同时,丰富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为此,文化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进行了充分准备,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主,从全国精心选取了180多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参加展览,基本囊括了中国制陶、刺绣、玉雕、石雕、木雕、纺织、制茶、剪纸、印刷、中医等领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技艺项目,邀请了160余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工艺流程,展出的珍贵实物近2000件,分为绘饰生活、文明天下、抟泥成器、点石化金、锻造辉煌、品味醇美、经纬天地、锦绣人间、悬壶济世和春色满园十个展示部分。为烘托节日气氛,展览期间还将在新馆门外广场举行舞龙、舞狮、秧歌等具有浓郁节庆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精彩演出。

  为总结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等,2月14日,本次大展将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座谈会,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各省(区、市)文化厅(局)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室负责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负责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等,一起探讨如何通过生产性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大展期间,将举办领导专场、外国驻华使馆人员专场、外来务工人员专场,邀请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同志以及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成员,外国驻华使馆人员以及在京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同时,将向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和北京市各区(县)机关单位以及学校广泛发送参观券,邀请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二)大展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此次展示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规模大、品质高,本次展览在13000平方米的场馆中进行展示,纯展示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规模最大、展示门类最为齐全、技艺最为精湛、作品最为丰富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览展示活动。

  二是通过集中展示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性保护概况、保护措施和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生产性保护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交流。

  三是贴近生活,适宜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反映衣食住行的布料染织、服饰制作、食品制作、陈醋酿制、家具制作、车船轿制作技艺,救死扶伤的传统医药,还有体现传统审美趣味的工艺品等等。

  四是与传统节日相辉映。这次活动从元宵节前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四,广大观众免费参观。利用元宵节这一重要的节日平台进行宣传展示,将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生产性保护与最能体现民众欢乐情感的元宵节相结合,不仅为民众的节日增添洋洋喜气,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由此焕发出新的光彩。

  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内容、意义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增强全社会的遗产意识,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丰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多关注这次展览,以多种形式进行充分详实的宣传报道,共同营造全社会广泛、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展陈介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由序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示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特别展区三个区域(展陈面积8000平方米)构成,通过文字、图片、代表性作品等实物资料,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内容、意义及成果;通过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演示,展示其精湛技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

  1.序厅(约1500平方米)

  结合展板和实物,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概况,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概念、内容、意义及成果概况。序厅陈列的实物将选取有震撼力、影响力的典型创作精品。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示区(约5000平方米)

  分为绘饰生活、文明天下、抟泥成器、点石化金、锻造辉煌、品味醇美、经纬天地、锦绣人间、悬壶济世九个展示部分,进行开放式展示,展板图文包含四部分内容:1.项目的历史和文化特点、传承谱系、工艺特点、重要价值;2.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或项目保护单位的生产性保护工作及成果;3.传承人的从艺年限、师承关系、个人成就、代表性作品等;4.部分项目绘制工艺流程图。

  参与现场演示的国家级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近160余名,演示侧重操作性和可参与性。展示厅的实物陈列近2000件,以传承人在新中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作的工艺精品为主。

  3.春色满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特别展区

  特别展出41个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生产性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丰硕成果,以及能够突出体现生产性保护成果的代表性项目。

  (四)表演介绍

  为烘托节日气氛,展览期间还将在新馆门外广场举行具有浓郁节庆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精彩演出。

  1、重庆铜梁龙舞

  重庆铜梁龙舞在明朝誉满川渝,清代达到鼎盛。铜梁龙舞的主要特色一是道具特色鲜明。铜梁龙龙角高翘,龙颜饱满,龙口大张,龙身浑圆壮实、鲜活硕长,鳞甲彩绘鲜艳夺目,富于观赏性和民俗性;二是品种丰富多彩。通过整理发掘,铜梁龙舞共有龙舞和灯舞两个大类共25个品种;三是套路精彩纷呈。铜梁龙舞气势恢弘,翻江倒海,振奋人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腾飞的时代精神。

  演出单位:重庆市铜梁舞龙队

  2、广东醒狮

  广东醒狮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广东省南海县佛山镇,集音乐、武术、杂技、体操、舞蹈技巧于一体,以双狮在高3米、长14.5米的梅花高桩上进行飞跃、跳跃、翻滚、壁虎功、叠罗汉等各种高难度动作,配以喜、怒、醉、乐、醒、动、静、惊、凝、猛等狮子的特性表情,套路高底起伏,鼓乐轻重缓急,充分反映其威猛的特点。狮在我国文化中有驱邪、镇妖、纳福、迎祥的内涵,我国节日娱乐、庆典活动中均以舞狮助兴,历代相传,鼎盛不衰。

  演出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

  3、山东海阳秧歌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海阳大秧歌集歌、舞、戏于一体,表演风格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内容十分丰富,表现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货郎卖货、艺人卖艺,还有扮演戏剧佳话、民间故事;表演形式粉墨浓妆,锣鼓伴奏,踏拍欢舞,走街串巷。其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演出单位:山东省海阳市磐石镇薛家秧歌队

  4、浙江九狮图

  九狮图形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由一个高4米、长6.5米的狮笼和九只大小不等的狮子以及38条纤绳组成,道具独特,阵容宠大。随着鼓乐敲击,十余人牵动纤绳,令九狮腾挪跳跃,妙趣横生,故又称“线狮”。九狮表演时,头口耳目灵活自如,传神入化,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娱乐性。

  演出单位:浙江省永康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

  5、北京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也称“迎年鼓”,是流行于北京门头沟区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在京城内外极为盛行。京西太平鼓的特点是边打边舞、鼓舞结合,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京西太平鼓集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于一体,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13621279650 13621252760,邮箱:chinaip@chinaipmagazine.com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