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

2013/04/23发表

  4月23日,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仪式在京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卫为试验区揭牌。此举标志着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将全面启动,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2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为期三年,中关村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之一。批复指出:希望中关村科技园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集中效应、集约效益与引领示范作用。

  根据规划,通过试验区建设,中关村将利用3至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引导有能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重点产业专利分析、知识产权运营等高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支撑;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知识产权服务队伍。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中关村等地设立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目的是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集中效应、集约效益和引领示范作用。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也将充分利用服务需求、服务资源和服务人才的集聚性,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成为北京现代服务业格局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中关村示范区将以此为契机,争取成为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业策源地,成为服务创新主体、优化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成为树立品牌形象、发挥示范效应的宣传阵地,打造成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中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要加快中关村知识产权和标准一条街建设,吸引国际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聚集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中关村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服务功能,加快推动市级层面知识产权政策研究和创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业;还要充用建设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契机,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利保险等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工作,促进知识产权和金融的深入融合,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中关村”模式。

  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密集,优势明显,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或分支机构共235家,占全国代理机构总数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从业代理人员2929人,占全国从业人员30%,北京市代理机构年营业总额近29亿元,人均创收约130万元。

  据了解,经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推荐,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8家北京机构已入选全国首批“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单位”,入选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今年初,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在海淀西区正式挂牌成立,共占地13000平米。目前,已入驻2家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专利代办处和版权代办处)和包括专利代理、专利数据分析、专利咨询和专利评估在内的22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

来源:中关村管委会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13621279650 13621252760,邮箱:chinaip@chinaipmagazine.com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