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百万元重奖“中国专利金奖”企业

2014/08/29发表

  也许您不知道,U盘、双向P2P(点对点)网络传输连接这些在全球已经有亿万人使用的电子技术及产品,是由广东企业发明的。

  8月28日,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暨广东省专利奖励大会召开,省政府决定,给予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和中国外观设计金奖的5家粤籍单位每项专利100万元的奖励,给予获得优秀奖的单位和个人每项专利50万元的奖励。

  广东是我国的知识产权大省和强省,粤籍企业近年来靠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发挥国内外的专利优势,为“中国创造”保驾护航。可喜的是,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省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03880件,在全国率先突破十万件大关,占全国总量的17.28%。仅在今年1至6月,广东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5937件,占全国比重从去年底的55%增长到57.7%,居全国首位。而这其中的申请主角,多是我省的名牌企业。

  在奖励大会前夕,笔者走访了部分获奖单位,了解企业科研人员在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产业化方面的新举措和发展新趋势。

  专利灵感源自市场需求

  “一个专利的发明需要漫长的过程,研究人员要耐得住寂寞,企业也要舍得为创新投资。”迈瑞公司知识产权部经理李晓菲说,该公司每年坚持将10%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去年,广东全省的研发经费投入为144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25%。

  “企业创新发明的灵感多是源于市场需求,为了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宫清是专利金奖项目“一种塑料制品的制备方法及一种塑料制品”的带头人。她发现,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需要安装5到13个不同频段的天线,但这又影响到机身的轻薄化,“功能和结构这两方面需求原本是一个矛盾”。

  研发团队琢磨:能不能在不增加金属板的情况下,直接在手机壳上按需“生长”天线线路?他们发明了用特殊原料和工艺制成面板,用激光在其表面刻蚀图案,布局金属线路。

  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专利采用的“高能量束诱导改性材料表面金属沉积技术”可以实现天线线路与手机外壳结构的完美结合,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宫清说:“我们用自主创新让‘鱼和熊掌’能够兼得,以这项专利为基础开发的材料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如今,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智能手机都采用了这项技术。”与国外同类材料相比,该技术材料成本降低了近50%。围绕着这项金奖专利,比亚迪已完成国内外专利申请108件,应用该技术的产品销售额已经超过106亿元,出口额超过12亿元。

  正是由于我省高新企业越来越多地拥有了核心技术,大大增强了竞争力。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9.3%,净利润则增长24.5%。

  作为互联网技术“微创新”的引领者,腾讯也从中尝到了“甜头”。P2P(即点对点)连接技术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和下载,而传统的P2P连接技术只能由连接方单方发起建立。腾讯获得全国专利金奖的“多策略P2P连接建立方法”可以由连接双方双向发起高速连接,从源头上提升了网络传输的连通率。

  腾讯专利运营总监李富山说:“这项发明能够让亿万网民实现音乐视频边下载边播放,并且解决了文件传输过程中的中断和延迟问题。”这项连接技术广泛运用在群聊天、视频对话、多人游戏中,降低了对宽带资源的使用需求,节省了运营成本。该技术还在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地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截至去年底,腾讯在国内外累计申请专利8000多件,授权1450多件。

  全球专利布局打“组合拳”

  在这次获奖名单上,有一项国家专利金奖的“明星”产品——“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也就是俗称的U盘,其技术发明者就是深圳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邓国顺和成晓华。这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领域20年无核心专利的空白。

  朗科公司围绕闪存、移动存储及周边领域,申请了一系列专利,构筑多重保护网,首开中国企业收取外国企业专利费的先河。截至今年3月,朗科科技申请专利总量为323件,专利申请覆盖中国、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正是因为生产U盘的企业成千上万,导致发明者维权艰巨。7月11日,深圳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另外两家公司签订和解协议,化解了两场专利纠纷。2002年以来,朗科已多次在中美等地成功维权,向宏碁、索尼等大型企业发起诉讼。

  朗科科技公司总经理石桂生认为,知识产权诉讼是商业竞争的一种常用手段,积极维权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来说是一个常态。

  截至2014年7月,比亚迪公司也已经在国内外累计申请专利13713件,累计授权8971件,该企业的知识产权团队共有150多人,专门从事专利保护与应诉维权工作,共同谋划企业的全球专利布局。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13621279650 13621252760,邮箱:chinaip@chinaipmagazine.com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